第055章 巫鹹國●庸國(1 / 2)

不表春沛、夢龍一行還草原的細事。

正是二人去共氏路上,丹涪水來了一家閑人,盤家帶口共四人。

卻說這家人氏,父親巫貞,時年四十五,母親鬥姓,時年四十一。巫貞先祖是巫鹹國一支部族的首領、貴族。

巫鹹國,是又一個與鹽如血肉不可分割的古老國度,與巫臷國、鹽水女神部族並稱為遠古峽江地區三大部族,在今重慶市巫溪大寧河一帶。這一帶就是巫山。

巫山、大巴山一帶,稱為“巫巴山地”,被稱為南方文明之源,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

在巫山,距今201—204萬年,就有古人類生存,稱為“巫山猿人”。 遠古人心中,巫山是神靈居住的地方,最早的巫師就是在這裏接受神的旨意。

巫山,又稱靈山、丹山。《山海經海外西經》載:“巫鹹國,在女醜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大意是說:登葆山有群巫上下的通道,巫師們左手握著一條紅蛇,右手握著一條青蛇,常常從登葆山(寶源山)上到天庭,把百姓們的意願傳達給天神,隨後又從那裏下來向百姓轉達天神的意旨,順道他們還沿途采集一些名貴的仙藥,替民間百姓治病。

巫鹹國不僅因為巫師而天下聞名,還以多鹽聞名,擁有後來巴國三大鹽泉之一的寶源山鹽泉。

多鹽即富,巫鹹國因此也是遠古時最著名的富國之一,不種而食、不織而衣、鸞鳥歌舞的幸福富裕國度,原因同樣是有鹽。

因為有鹽,成都平原、兩湖盆地、漢中盆地等各地的商民,不畏路途艱難,帶著本族的五穀、獸肉獸皮、水果慕名前來,與巫鹹國人交換食鹽。

常言說:“家中寶貝,不可示人”。巫鹹國的鹽遠銷各國,聲名遠播,無人不垂涎三尺,自然要引來虎狼。大約到殷王祖乙之後,此時已接近商代中期,巫鹹國為庸國所滅,寶源山鹽泉落入庸人手中。

巫鹹國滅亡後,巫鹹國人為紀念故國,多以巫為姓,巫貞祖上降歸於庸國。

庸國,是一個古老的大國。

早在商末周初,庸國集團地盤之大超乎想象,包括其附屬國,大約含:今湖北漢水部分地區、今鄂西及湖南張家界市、慈利、桑植等縣;今巴東、興山、秭歸、建始等縣,是古代夔國的領地,也算是庸國所屬;還包括今荊州市、荊門市一部,甚至後來楚國都城郢(現荊州市北),原本也為庸國所屬;更還包括今重慶的東北地區,含萬洲、開縣、梁平以北各縣。

總之, 庸國是長江、漢水流域中一個廣大的地區,其曆史比諸多後來的大國長,當然其架構形式有所不同,以部族聯盟為主,算是一個超級聯盟部落——百濮聯盟。

庸人不庸。中化民族有兩條母親河:長江、黃河。近年,有學者開始提出一種觀點,長江文明之興早於黃河,而長江文明中心之一就在庸國境內。百濮族群是多個族群的前身,包括其後的巴人,以及其前的巫鹹人及更早的人類。正是百濮族群四方遷徒,與同樣不斷遷徒的氐羌族群、百越族群三大族群融合,形成了同源、異流、彙合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