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安宮侍衛大頭目瞫慶想將荼天尺、樊小虎二人選抜到虎安宮裏來,其父瞫劍勸道:“巴國每個部族的首領都不願將自己最頂尖的武士送到江州,你何必要奪人之愛。況且,虎安宮侍衛已經足夠保證安全了。
”荼天尺、樊小虎二人,若到虎安宮裏來,頂多就是一個小頭目,領十數人,若留在本部族,則是一隻領頭的虎,上百的武士就會同他們一樣勇猛,作用更大。再者,樊氏、荼氏有仇,你將兩隻老虎放在一個圈裏,不出事還怪。”
因此作罷。
又道是:將門出虎子。此一戰,還出了個更加牛皮哄哄的人物:巴國將軍樊軫之子樊雲彤。此子初生牛犢不怕虎,截殺楚國名將屈鷂 ,出盡風頭,名聲大燥。
樊雲彤能左右兩手持劍,尤其左手,有神出鬼沒招法,但他一般不在人前展示。人送綽號 “紅麵虎”。
原來數年前,樊雲彤之父樊軫已升職,為駐枳及丹涪水一帶巴軍最高軍爵,職位僅次於巴國(江州)上將軍,助二公子西安統率這一路將士。
當時,樊軫見樊雲彤不足十四,已是高人一頭,麵赤腰壯,武功出群,帶他出征已不是一次兩次。二公子巴西安最為喜歡他,可他卻對巴西安說:“我不喜歡在舟兒中飄飄蕩蕩,不如陸上任我瘋狂殺敵。”
不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隔兩年春夏之交,樊軫箭傷複發,又染上了痢疾症,醫治無效,竟然病逝。臨終之前,樊軫對樊雲彤說了他的身世,並道:“二公子對你有救命大恩,切不可負了他。”
這是樊軫留給養子的最後一句話。
那一年,樊雲彤十六歲,知了身世,心中酸楚難禁,流一場滔滔淚水,不知自己何方人氏,事隔多年,哪裏能找到親生父母。這時才像突然長大了一樣,明白養父母收養自己,視為已出,恩重如山,事母更孝,其母有病,曉夜侍候;對二公子巴西安忠心耿耿,無以複加。
正所謂跳得越高,跌得越痛,他自來不可一世,知了自己的真身不過是個流浪兒,比自己曾經鄙視過的那些武士還不如,猖狂勁兒一下子泄了大半,比霜打過的茄兒還要焉。好在,當時茄子還未傳入中國,算是給這小子留了點麵子。
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樊軫死後沒過一年,夷城大戰爆發,對別人來說是壞事,對急需要為自己樹立自信和揚名的人來說無疑是好事,樊雲彤抓住機會,截殺了楚國名將,巴主也知他,名聲大震,如冉冉升起的一顆將星,好不自以為得意,再加仗著母親撐腰,屁股又重新翹到了天上,好象自己是為拯救巴國而生的。
隻有他自己知道,並且永遠不想讓別人知道,心中總有出身流浪兒這個病根,表現出的十足傲氣,除了天性,有一方麵是為掩飾心病。篇幅所限,其餘各路英雄,不一一細數。
在樊雲彤自鳴得意之時,卻有兩個勇士提起他的名字,氣就不打一處來,就是見到猴子屁股也想上去煽幾個耳光,一個是相胤,號稱為“丹涪水第一勇士”,一個是荼天驥,虎安山大部族荼氏勇士。
原來, 就在最近這次夷城之戰中,楚國名將屈鷂為夷城主將,身長九尺有五,有萬夫不當之勇,綽號“賽惡來”,人人畏懼——惡來者,古之超級武士,徒手能裂虎豹之皮——聞巴人大舉來攻,屈鷂要出城迎戰,部將勸堅守待援,屈鷂怒道:“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坐以待斃!人人聞我名,肝膽先破。幾個瞎巴,就如掌中的小蟲一樣,輕輕一撚,便成齏粉!”
巴國武士一上戰場,勁勇無畏,目無敵人,故有“瞎巴”之稱。
屈鷂遂不聽勸,留副將守城,自率強旅迎敵,巴兵詐敗,引誘屈鷂進入包圍,四屈鷂奮力殺出,反向巴境內地突圍,巴人抵擋不住。
瞫氏部將牟誠領有名武士相胤、荼天驥等緊追。荼天驥最先追到,與屈鷂接招,刺傷屈鷂,同時也被屈鷂一劍劃破左臉。
荼天驥帶傷同相胤等人將屈鷂追入一條盤旋上山的獨路,正要堵上去取其首級,突然林中一支巴兵呐喊殺出,原來是枳都將軍樸威與武士樊雲彤率兵在鬱侯部向導引領下從毛狗小路抄過來截殺屈鷂。
樸威見屈鷂已成甕中之鱉,便令牟誠:“君上正在夷城大戰,你部回師助攻夷城!這裏由我們來收拾殘局!”
相胤、荼天驥立功心切,上鉤的一條大魚被搶走,聞令大怒,拒不執行。
牟誠忠厚,級別又比樸威低,隻得力勸二人:“算了,肉爛了在鍋裏頭。”相、荼二人氣呼呼撤走。
樸威、樊雲彤截住屈鷂,屈鷂困獸猶鬥,力斬數員枳都有名武士,幾乎逃入深山之中,終被樊雲彤奮力追殺。
戰後論功,巴蓬、樊雲彤列第一等,相胤、荼天驥雖也立功,但心甚不平。
其餘諸事多多,不作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