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番找尋之下,孟浩在北鬥星空十來個洞府中,果真找到了一本群星宗的至尊寶典,是一種叫《天罡引星決》的武道秘籍,而與之前修行的《真空經》、《五行封印術》、《萬丹記》一樣,都是“無品級”的武道神通秘籍;所修行的成就,完全取決與個人的領悟能力和機緣。
群星宗以武道著稱於世,講究“以武入道,觀星煉神”,倒是與真空宗“以神入道,無象煉武”背道而馳;這本《天罡引星決》乃是群星寶典之一,是比之《大藏經》更為高超的武道秘籍;青鸞聖武教化人間,廣招“玉詔弟子”,而群星宗乃是青鸞第一宗,卻不削於在人間開設宗門;這本《天罡引星決》倒是沒有傳入凡間;而真空宗的《真空經》和須彌門的《大藏經》,倒是名聲鵲起,成了人間流傳的兩大武道神通聖經。
孟浩看著手中的藍皮書籍,應該是“手抄本”廣布群星宗門,凡是武尊長老以上的人,倒是人手一本;本覺得沒甚稀罕,可翻看之下,卻不禁瞠目結舌;這武道至尊功法果然霸道非常,就算是印製手抄滿天飛,恐怕也沒幾人能修煉完全!
開篇乃是武皇袁天罡的雋語:“武道至尊,唯吾群星,諸天星羅,皆為吾驅!”讀了這段話,孟浩不禁心中寒顫,感覺字字珠璣,強大的精神念力衝擊著自己的神念世界,看來,這一行小字,竟是武皇至尊親手所書!他神念加持,腦中天道之力和真空通靈念力,強行鎮住了心魂,用心觀看下去。
這“天罡引星決”融合了群星宗的至尊道義,講的就是“觀星練體之術”,隻是不同的是,天罡地煞乃是“北鬥星叢”中的一百零八顆星;三十六天罡星,才是這引星決的武道基礎,群星宗講究“先觀星,後演武”的秘法,修行武道之時,都是在繁星夜空之下,觀察諸天星宿對應經絡穴位,吸納星宿精氣修煉武道肉身的。
這《天罡引星決》就是要參照北鬥中的三十六顆天罡星的位置,調用精元真氣運行經絡,修成書中所說的“天罡星竅”,在丹田周圍的三十六處穴道中,修成與金丹一般的“星宿武丹”,隻是這星宿武丹積蓄的不是精元,而是天上的星宿所化的“罡星”!
三十六種“罡星”分別對應三十種武道功法,也就說,學了這《天罡引星決》就是相當於,學會了三十部至尊武道功法,可是,這本群星宗武尊們人手一本的武道秘籍,卻是修行艱難萬分,天罡三十六法中,要想學成一種“罡星武道”,就要在丹田中積蓄滿一顆“星宿精元”!
而書中有雲:“星宿乃天精,渾然不入凡,金丹化武嬰,不及半罡星。”也就說,武尊體內由一百零八顆金丹,所化成的“武嬰元身”,都比不上半顆罡星!其所需要的海量精元,恐怖如此,怪不得形成此道,就能成就武皇至尊呢,孟浩心中驚駭難平,若是這般所說,就是修成三顆以上的“罡星”,豈不是能碾壓任何武尊了?若是修成十顆“罡星”,武聖之下,竟是無人能敵了!
就比如無雙修士,修成了三顆罡星,武尊五重天的大能,也完全不是對手,而修成十顆以上,就是武聖也不用放在眼中
可是轉念一想,這等武道功法,耗費的海量精元,恐怕比之自己的雷業道身,隻多不少,若是修煉,這等“雙重無底洞”孟浩真恨不得立刻回到外公的袖中天裏,煉他個上千年,等將饕餮丹壺的“五湖四海”之地裝滿,再出來修煉
但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了,孟浩將這功法收好,氣餒至極,這至尊功法雖是霸道,可是掂量掂量腰間的丹壺,還是放棄了修行的打算,如今天階之上的丹藥,隻夠維持武道肉身,緩步進階,眼下還是解決這“生計問題”的好
在瀑布溶洞之內,孟浩休整了七天,鞏固了神通修為,梳理了各種武道神通的功法秘籍,想做事情力有不逮,不想做的卻是無心插柳,第七天一早,馬賊來報,這沈青山倒是醒了過來,這小子醒來,瞧見孟浩的第一句話,差點沒把他氣得吐血。
“這裏是閻王殿嗎怎的你給我陪葬,我要師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