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是在用凡人之軀,參悟修煉的諸神之道!
玉角白貔曾說,這九天玄女得傳的六道,雖然脫胎於六道命盤,可依舊隻是玄女自己對六道的領悟,與地藏王菩薩守護的真正的六道之力,還相去甚遠,僅僅隻是“偽六道”,真正的六道輪回之力,就連諸神都難以參悟透徹,凡人神念能領會冰山一角,九牛之一毛,就已經算是踏入了至尊之路。
每每念及此語,孟浩便對六道之力,心生敬畏,僅僅一個天道,就足以讓人參悟一生,他得窺神羅之法,已經是氣運超然,從赤蠍手中騙來畜生道,被龍虎獸靈洗禮之時,孟浩就已經心生恐懼,這六道的每一種道力都猶如淵海,要想通悟簡直是癡心妄想。
如今為了複活眾人,他隻好硬著頭皮,參悟人間道,他不知道自己的神念世界,能否承受的住這三道之力,人心不足蛇吞象,孟浩並非貪婪之人,實乃是形勢所逼,迫不得已的學了六道之力。
如今的神念世界,已經承載了天道、畜生的兩大道力,若是這人間道強行湧入,孟浩很怕會損傷他的元神念,心念一起,身為本命法相的玉角白貔,立刻通曉了他的憂慮。
“命主,大可安心,吾乃吞噬之神,六道業力博大,恐傷及神念,三大善道封印與吾腹中,玉角定當維護‘玄玉金天’,拱衛主人龍廷!”
白貔的一番話,不禁讓孟浩心胸開闊起來,自己的神念法相,乃是擁有吞噬大能的貔貅王者,當年九天玄女將三大善道,封印在貔貅體內,都如此安心,自己倒是多慮了,這神念世界“玄玉金天”乃是貔貅所化,它自然不能看著六道之力動搖“神念天穹”。
其實,前兩次參悟道力之時,玉角便一直守衛在孟浩身邊,鯨吞著溢滿的磅礴道力,隻是孟浩當時沒有注意到而已,原來自己還擔心,如今的神念,承載不了強大的六道道力,可經過玉角貔貅的提醒,他頓時茅塞頓開。
隻要在神念中修煉六道,那麼貔貅就會一直幫助自己,吞噬肆虐的道力,動搖神念根基之說,竟然全是自己的憂慮猜想而已。
孟浩自嘲的笑道:“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憂慮全無的孟浩,淩空而起,身披星芒幻光甲的本命元神,端坐玉角獸首之頂,心念一起,神感通覺,玉角白貔龍顎半開,一道暗黃色的光團從口中飛出,繁華俗世的喧囂之聲,喜樂苦悲的欲念之感,頓時如洪流海嘯一般,湧入了孟浩的眉心之中!
“人間四苦,生、老、病、死;人間四甘,情、愛、欲、望,甘苦交融,成人間百味,煉道心通達,無欲無念視為天道,浮華迷亂視為人道,人間道力之意,乃是渡厄念,離苦海,入凡塵,煉道心!”
孟浩所學的六道之力,乃是當年九天玄女,在“六道命盤”上參悟的道力傳承,心念所感,人世間的種種,都是煉心曆劫的過程,人間道,其道意就是“渡厄”,看盡繁華亂世,嚐盡人間百味,最終脫離苦海,成就菩薩普渡之道!
人間道的參悟,需要悟道者,擁有豐富的閱曆,嚐盡人間百味,看透一切的覺悟,方能領會其中的道力,孟浩少年心性,自小受盡欺淩,深諳隱忍韜晦,落地解元,身遭巨變,曆劫煉心,雖然不能參透人生真諦,可也依舊有所感悟。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年齡的增長,閱曆的積累,才是體悟人間道的關鍵,孟浩依舊堅持自己的原則,對道力淺嚐即止,心中領悟了“渡厄”的道義,便收回心念不再多做參悟,任由磅礴的人間道力,被玉角白貔吞沒入口。
本命元神醒轉之際,孟浩的身上又有了變化,身披星芒幻光甲,肩繞黑曜混天綾,腳上竟然出現了一雙雲靴,呈現暗黃之色,就在驚異之間,身後的玄玉法座邊,一顆參天大樹,突然拔地而起,猶如淡金的葉子,迎著微風,沙沙作響。
此時孟浩承載了三大道力,神念空間中的意象,也發生了變化。
人間道力生,神念意象成,星芒光,黑曜陽,淡金木。
玉角白貔的心念傳來:“命主,起死回生之力,盡在三千淡金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