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聽外公外婆說過,父親和母親是在一起打工的時候認識的,母親覺得父親老實便執意要嫁給他,因為嫌棄父親貧窮所以外公和外婆並不同意他們的婚事,但母親還是偷偷的偷了戶口本和父親結了婚,生米煮成熟飯外公和外婆也不好在說什麼,畢竟他們也隻有這一個女兒。

兩年後母親懷孕了,因為堅挺條件有限,所以母親總是省吃儉用,後來便導致了懷孕期間嚴重的缺鐵性貧血,暈倒過好幾次,後來外公外婆知道後便總是接濟母親,偷偷的給母親些錢讓她買些營養品,但她總是偷偷把錢攢起來,騙外公外婆說吃過了。

生孩子的時候,母親堅持要在家裏找接生婆,因為她擔心去醫院太貴,家裏負擔不起,因為母親本身的性格就很固執,所以大家拗不過她,便隻得答應她在家裏生,誰知道孩子剛生下來就引發了大出血,後來外公找來了衛生站的一個醫生,才把母親救了過來,打那以後母親身體便一直不太,母親總是心口隱隱作痛,卻死活都不去醫院,疼的厲害了就吃一些止痛藥,周曉晴三歲那年,母親把她送到了外公外婆家,在工地上找了份板磚的工作,突然又一天,工地的工人跑到外公外婆家說母親暈倒了。

外公外婆帶著周曉晴趕到了醫院,但母親已經永遠的離開了他們,醫生說母親是長期的貧血,還有營養不良,加上嚴重的心肌缺血導致了猝死。

因為當時的周曉晴隻有三歲所以什麼也不知道,隻知道天天吵著鬧著要媽媽。

外公就告訴她媽媽去外地給她掙錢去了,周曉晴五歲的時候外公才告訴她母親已經死了。

因為父親是個大老粗,根本不會照顧孩子,他甚至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於是周曉晴便一直住在外公外婆家。

她母親的死對她的外公外婆打擊很大,外公外婆每日都鬱鬱寡歡,沒過幾年便相繼去世了,當時七歲的周曉晴被父親接回了家,沒過多久父親便娶了這個後媽。

父親和後媽是在別人的撮合下認識的,一個喪妻一個喪夫,順理成章的在一起了,其實他們在一起最多的也隻有爭吵,一年後後媽生了妹妹,家裏的生活條件就更緊張了,父親更是沒日沒夜的操勞,而後媽則以照顧孩子為理由,在家裏當著家庭婦女,後媽對父親也並不好,總是對父親吆五喝六,父親的工資每月都得如實上繳,就連買盒煙都得喝後媽申請,後媽批準了才會給那麼幾塊錢,其實周曉晴好幾次看見父親偷偷的躲在院子裏哭。後媽總是把自己和她的女兒打扮的幹淨利落,卻從不怎麼給父親洗衣服,過年的時候她也是隻置辦她自己和她女兒的新衣服,從來不會給父親和周曉晴張羅,父親常年都穿著工地上發的春夏秋冬的工作服,而周曉晴的衣服也總是隔壁的裁縫奶奶用舊衣服改造的。

從初中開始周曉晴便不再怎麼回家了,初中的時候一般周六****是不回家的,父親都會把生活讓別的同學給他捎去,寒暑假實在沒地方可去了,她才會回家,高中的時候,周曉晴索性連寒暑假都不回去了,她會找些管吃管住的工作,比如服務員,幹上一個假期,給自己賺些生活費,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她就會去外公外婆的老房子去住,對那個家她隻有避而遠之的想法,對父親有時候會想,有死後會恨,連她自己都很矛盾。

親情是什麼,親情就是親人之間的那種特殊感情,不管對方怎樣也要愛對方,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甚至無論是非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