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結局(1 / 3)

時光如梭,三年轉眼即過。

興城與三年前相比,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現在的興城,就是一座規劃的十分規整的大都市,雖然規模還不能與京城相比,但瑾娘相信,隻要再發展上幾年,興城的規模絕對比京城要宏偉很多。

京城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了,但是興城才開始發展,能在短短的時間裏有這樣的規模,實屬難得。

而且,興城發展的初期,就做了規劃圖,城市的基礎設施要比京城好的多,用一句後世的話說,在興城生活的人,幸福指數高的多。

而當年興城的五大家族,現在殘存下來的,也不過是最早投誠的常家,至於其他的家族,依然存在,但卻隻能說泯然眾人。

這幾年因為發展的很快速,興城有很多人抓住機遇,賺的盆滿缽滿,現在的家族勢力比起當初的五大家族絲毫不遑多讓。

除了這些興城本地發展起來的家族之外,還有一些是從外麵來的,知道興城穩定,便搬遷到興城境內。

還有一些是這兩年因為軍功湧現出來的勳貴家族,因為家中有人得了軍功,進而升官,成為新的力量。

還有一些原本就是大家族,因為子侄們到了興城,最後舉家搬遷過來的,這樣的人家大部分都是書香人家。

因為這些人的到來,興城的變化越發的明顯,基本上算是四角俱全了,與當年再不相同。

書院被瑾娘搬到了後麵的山上,興城書院和興城女子書院都在山上,各占一半。

現在興城的女娃娃就八成以上都會在適當的年齡送去讀書,不讀書的女娃娃,連說親事都要被人嫌棄,說是將來生了孩子,不識字不會教導。

這樣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瑾娘很滿意,想來,再過兩三年時間,興城就能實現全民讀書了。

而興城書院現在的院長是韓深,女書院的院長是縉雲,二人在一年多以前已經成親,二人共同管著兩個書院,也成為一段佳話。

韓深從一個寒門書生,最終成為寧王府的乘龍快婿,成為興城無數人津津樂道的。

實際上,韓深從寒門書生娶到縉雲,也不是那樣容易,之前興城人少,人才容貌出眾的人更少,但隨著興城的發展,來了許多仕宦之家的家眷,看中縉雲的人就多了,韓深算是最終殺出重圍娶了縉雲的。

夫妻二人在山上修建了宅子,,每基本上不下山。

這座山,當初瑾娘的計劃是要修建休閑別墅,獲取利潤。

而現在,除了兩座書院之外,瑾娘確實在山上修建了數十座別墅,從五進三路的大院子到三進的小院子都有,從山腳下到山頂上的價格自是不一樣的。

開始建造這些院子的時候,就是朱玉書也不認為這是一個理智的決定,然而後來當房屋建設完成,山上經過修整,不光有小橋流水,而且一年四季鮮花盛開,變得花團錦簇,可以說三步一景也不為過,朱玉書自己也忍不住動了在山上買房子的想法。

之前怎麼就會覺得,在城裏生活好呢?分明在山上才更好。還是王妃有眼光啊。

不過,因為山上的房子價格很高,甚至比城裏的房子價格還高了三倍不止,許多人雖然喜歡,但也隻能望房興歎!這價格太高了。

當然了,不光是山上的房子價格高,就是興城的房子,在三年時間裏,也漲了三倍的價格。那些一開始貪租房價格便宜的住戶,現在也後悔了。

實際上,現在的興城格局比起原來已經擴大了四倍不止,而且,人口眾多商貿繁榮,就是加工業也蓬勃發展。

最開始,興城隻有玻璃工坊等幾個小工坊,經過三年多的發展,現在的興城,大大小小的工坊已經有四五十家,其中的二十多家是王府投資的,其他則是各家族投資興建的。

這些隻是民用的加工坊,除此之外,還建立了二十來個軍需物資的加工坊,專門用來供應軍隊的物資,從衣食住行到武器等等,一應俱全。

加工業的發展,促進了貿易的發展,在臨河的地方,興建了大型的碼頭,船隻往來十分便利,將興城生產的貨物以極快的速度運送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