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陪了兩天父母,兩個人又踏上旅程。
到了機場把票換了沐峰才察覺到不對勁:“咱倆去哪兒?”
“羅馬。”
“怎麼不是回美國?”
“度蜜月去。”寧安成擠了個眼兒,拎著行李往安檢處走,美顛顛的樂,不枉他悄悄策劃了這麼些天。
“太突然了吧,怎麼不提前告訴我。”沐峰從身後急忙追上去。
“這是一個驚喜。”
在飛機上享受香檳和godiva的沐峰還不知道,這隻是驚喜的開端罷了。
陽光正好,紅磚小樓,圓頂教堂,綠樹茵茵,整個小鎮光彩熠熠又不過分。那是很特別的歐洲小鎮風光,和國內的亭台樓閣,美國的高樓大廈截然不同,坐在巴士上沐峰眼睛一刻不停,街邊的雕塑、賣唱藝人、樂嗬嗬的賣花女,這就是羅馬啊。
來到了方尖碑,那個圓形的廣場,周圍有教堂,沐峰對照著以前看丹布朗的《天使與魔鬼》一一指出,興奮不已,寧安成慢悠悠的走在後麵,幫他拿著衣服雜物,隨他在前麵攆鴿子、買小吃,不時掏出手機定格下美好的瞬間。
他早就來過這裏,被“放逐”的那些時間,鬱悶無聊就到處跑著玩,當時正決定了以後不要打擾沐峰,來到這裏,滿眼和藹友好的人,優雅富有曆史感的建築,卻一心想的是沐峰,幻想如果那人和自己並肩遊玩該多麼美好。說是來度蜜月,間接圓了他自己的夢。
想當時,淒清落寞,現如今,春風得意,連帶著看到的景色也變了。
往前走,是許願池,池水湛藍清澈,揉碎了陽光照映在白色粗獷大氣的大理石上,後麵是海神凱旋的雕塑,當之不愧為羅馬最經典的建築之一。麵對池水,兩人心有靈犀的拉起手,對視一眼,頃刻之間,似乎什麼也沒想,似乎一輩子的事兒都想完了。
當時許了什麼願望來著?
走在街上,駐足看了一些行為藝術藝人的表演,當街拉小提琴的,穿奇裝異服表演的,很有意思。走走逛逛到了萬神殿,pantheon,教堂穹頂上開了一個大圓洞,每天隨著日光照射角度不同,追光燈一樣,殿內不同的地方有一段時間被陽光照耀著,其他地方隻有蠟燭照亮,一片黑暗,其精湛的技藝被米開朗琪羅讚為“天使的設計”。殿內一片空曠,周圍都是偉大的雕塑作品,天使、聖母,栩栩如生,強大的宗教力量竟能讓世人有如此力量去創造這些東西。
現下,光源恰好在中間,寧安成拉著沐峰的手,穿過層層遊客,直直走到中間,在唯一的光源照耀下,如沐聖光,在那裏,寧安成半跪,問道:“will you marry me?”
周圍的遊客大多是聽得懂英語的,一時間紛紛轉過來,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每張麵孔上都帶著善意的微笑,用各種語言各種口音說“答應他”“答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