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轄市,麵積16萬平方千米。全國56個民族在北京都有人居住。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端的北京小平原,是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的中原文化與以遊牧為主的北方文化的交彙點。南北走向的太行山脈和東西走向的燕山山脈會合於西北,呈新月形在北、西、東三麵構成一道巨大的屏障,拱衛著北京城。許多河川切山而過,形成若幹通道,使北京成為溝通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和戰略要地。
北京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遠在50萬年以前,北京西南周口店的龍骨山的山洞裏就居住著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北京猿人。
北京的都城史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代。這裏最初稱薊。公元前2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為燕國的都城,當時已享有“富冠天下”之譽。從秦始皇滅燕到唐朝末年,前後千餘年間,薊城是北方軍事重鎮和商業大都會。曆代中原王朝,每當自己強盛時,常以薊城為經略北方和東北疆土的基地,而每當北方和東北的遊牧民族崛起時,他們則以薊城作為南下中原的據點。10世紀初,唐末五代衰亂之際,崛起於蒙古高原東部的契丹族建立了遼國,乘勢占據薊城,並定為陪都,稱“南京”,又叫“燕京”。到12世紀初,女真族取代遼的統治地位,建立金朝。金貞元年(1153年),金朝遷都燕京,改燕京為中都,北京正式成為當時北方中國的政治中心。1215年,蒙古軍占領中都。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改中都為大都,並遷都於此。從此,北京成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政治中心。明洪武元年(1386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稱帝,8月明軍攻克大都,改大都為北平府。1403年,明成祖朱棣改北平為北京。從1406年起,曆時15年完成北京擴建工程,於1421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1644年清軍入關,一統天下,定鼎北京。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次年中華民國成立,從而結束了封建社會統治中國幾千年的曆史。北京作為金、元、明、清的國都,累計近800年之久。1928年,民國改北京為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平恢複北京名稱,成為新中國的首都。
回到人民手中的北京,城市麵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到1959年建國10周年之際,天安門廣場擴建工程竣工,長安街修整一新,以人民大會堂為代表的十大建築相繼落成。經過近50年的建設,今日的北京城在過去舊城區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東起定福莊,西至石景山,南起南苑,北至清河,方圓750千米的、分散集團式布局的大都市。隨著四環路、五環路以及環城地鐵的相繼建成通車,北京的街區也由元大都以來保持的棋盤式格局變為環形加放射式的布局。一座座設計新穎的商場、飯店和辦公大樓拔地而起,一群群高大的住宅出現在新區,幾十座宏偉壯觀的立交橋架設在交通要道。道路寬闊整潔,綠樹成蔭,鮮花盛開。位於北郊的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的落成,更為北京錦上添花。相繼修複的眾多古代建築和院落,使古老的北京在大步進入現代化的同時,仍不失自己傳統的中國特色。1983年國務院原則批準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確立了今後北京的長遠發展方向和目標。可以確信,北京這座保存完好的五朝古都,將會變得更加美麗迷人。
作為首都,北京不僅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國的教育科學文化中心。這裏有6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大學22所,占全國重點大學總數的229%;有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及各部委和市屬上百個科研機構;有眾多的出版社、雜誌社;有上百家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文化館、體育館、影劇院等。
北京是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有京廣、京滬、京哈、京包等鐵路幹線,像大動脈一樣把首都與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首府及全國各地聯係在一起,大京九鐵路,可直通香港。北京的公路線四通八達,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北京的交通運輸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北京的幾十條民用航空線,可飛往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國及各地區。
北京,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遺產,是世界上保留名勝古跡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市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為國家創造了大筆的外彙收入。以2005年為例,這年北京接待入境旅遊者3629萬人,旅遊收入達1594億元外彙人民幣。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城市廣場。南北長800米,東西寬500米,是一個規則的長方形,麵積40多萬平方米。天安門廣場最古老的建築是天安門,坐落在廣場的正北端,是古皇宮紫禁城的最大城樓。城樓高337米,由城基、城台、城樓三部分組成。紅牆黃瓦,雄偉端莊,是北京城的象征。廣場中央矗立著巍峨高大、莊嚴樸素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高3794米,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紀念碑。碑的正麵刻著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鎏金大字;背麵是毛澤東撰寫、周恩來書寫的碑文。紀念碑碑座四周鑲嵌著10幅漢白玉巨型浮雕,以重大的曆史事件為題材,鮮明的人物形象,再現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一個世紀裏,中國人民前赴後繼、驚天動地的革命曆史。整個紀念碑既富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是一件藝術價值極高的傑作。廣場西側是壯麗輝煌的人民大會堂,東側是高大典雅的中國曆史革命博物館。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與廣場南端的正陽門城樓之間,是莊嚴的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周圍長滿了青鬆翠柏。瞻仰這位偉人遺容的中外敬慕者每天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