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且看一下下麵這個例子:
兩個開發商,一個在城東開發圓夢花園,一個在城西開發鳳凰山莊。
一年後,圓夢花園和鳳凰山莊相繼竣工了。
圓夢花園首先在電視上打出廣告,接著是報紙和電台,他們打算投資100萬做宣傳。鳳凰山莊建好後也拿出1000萬,不過它沒交給廣告公司,而是給了公交公司,讓他們把跑西線的車由每天的10班增加到每天50班。一年過去了,鳳凰山莊開始清盤,圓夢花園開始降價。
上例中的圓夢花園和鳳凰山莊在同一城區開發同樣檔次的房產,真可謂冤家路窄之間的競爭在所難免,但是麵對實力相當的勁敵,鳳凰山莊一沒選擇主動退讓,二沒選擇同它一樣在報紙或電台做廣告,從而爭得兩敗俱傷,它選擇了第三種方法,即劍走偏鋒,在不會與圓夢花園起衝突的領域製作了廣告,最終化解了鬥雞博弈,贏得了勝利。
這種劍走偏鋒化解鬥爭博弈困境的方法不得不令人叫絕。
運用劍走偏鋒化解鬥雞博弈需要我們找出相互競爭的雙方的利益交彙點,然後避開這個交彙點,在其他的地方做文章。
20.化敵為友,共同致富
人在社會上闖蕩,難免會樹立起敵人,在處處充滿爾虞我詐的商場中,樹敵更是在所難免,如何處理好與這些所謂“敵人”的關係?紅頂商人胡雪岩有這麼一句話:“多一個朋友多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胡雪岩一向認為生意場中,無真正朋友,但也不是到處都是敵人,既然是過獨木橋,都很危險,縱然我把你擠下去,誰又能擔保你不能濕淋淋地爬起來,又來擠對我呢?冤冤相報,何時是個頭?既然大家圖的都是利,那麼就在利上解決吧。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因此,在合適的時候,我們大可以化敵為友,借助對方的力量共同致富。
在現代商戰中,雖然,樹敵也無妨,但是如果能化敵為友,走共同發展的道路當然是最好的。
第三節 與各地商人打交道必備常識
1.北京商人有何性格特點
作為首都,濃厚的政治氛圍使北京人對於政治情有獨鍾,北京商人的政治神經十分敏感。就商人而言,關心政治是無可厚非的,也是必要的;但其負麵效應在於表麵文章有餘,實幹精神不足;官場考慮有餘,市場開發不足;官氣有餘,“商氣”不足。但是,從做生意的角度來看,與北京人打交道,更應該去利用他們的這一特性為做生意服務。
北京商人還具有一種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欲望,在談生意時,與北京人一見麵,就單刀直入,往往是欲速則不達的。此外,北京生意場上是最有“人情味”的,做生意非常看重友情,他們認為友情相互滲透、彼此交流是維係良好生意關係的最佳方式。
另外,不能忽視的是,北京商人素質較高,文化味較濃。北京集中了中國最優秀最傑出的人才。從知識分子轉化而來的商人,文化層次高,信息靈敏。他們經商經驗不豐富,但他們市場經濟理論豐富,深諳現代經營管理理論,經過幾年的商海浮沉,往往成功者居多。
2.上海商人有何性格特點
上海人的精明是眾所周知的。該得到的,他們一分也不讓。這使得上海人常常為一點小利益而斤斤計較。在生意場上的上海人都是行家裏手,識貨明理,又善於據理力爭。上海人的錢不好掙。韓國一家報刊也稱“外國人很難從上海人口袋裏掏出錢來”。
因為太精明,上海商人做生意很有眼光。但是,由於太精明,上海商人大都十分謹慎小心,他們會注意到太多的細節。在做生意談判之前,他們多半已事先調查了解好了市場行情、談判對手的情況等。他們的談判多半是在有了充分的準備之後才進行的。因此,與上海人做生意,常常會因個別小問題而爭論不休,時間拖得很長,使人們常會感到跟上海人做生意很累。因此,與上海人做生意時必須要有很大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