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沙漠生物(1 / 1)

沙漠裏的生物都是耐苦的,沙漠植物屈服於嚴酷的和無情的環境中,呈現休眠狀態,焦急地等待降雨和溫和的氣候以引發它的生長,賦予豐富的色彩。

在黃昏時和清朗夜晚星光下吸引了大量的沙漠野生動物,這些動物跑、跳、爬,以緩慢的節奏挖洞。在豔陽和藍天下,夜行性動物早已經覓妥了掩蔽物時,大角羊和金鷹的出現,為這塊土地增添了一種解脫的莊嚴氣氛。

沙漠,有些人認為它是可憐的、無用的。因為在這塊複雜的、極端脆弱的土地上,生長和生存著各種令人驚訝的動植物物種。其實,今天的片刻粗心可能會留下持久的傷痕,或者使一個隱藏著生命力的複雜生態係統瓦解。對近距離的觀察者來說,一個極小的花芽或者一條急奔的蜥蜴無不顯示沙漠也是一個美麗和生氣蓬勃的地方。當人們穿越這個地區時,放鬆心情慢慢欣賞。盡管沙漠常被人們稱為生命的禁區。可是,仍有一些生物以其特殊的生理結構和生活習性而頑強地生活在沙漠當中。

沙漠裏的植物和動物一起生活在環境很苛刻的土地。生存和非生存因素複雜地相互作用,形成沙漠生態係統。生機的根源,就是太陽能,透過綠色的植物轉化成生活的形式。

大多數的生態係統中,植物占用的空間幾乎完全是為了太陽,而沙漠的貧瘠大部分的原因則是太多的太陽能。植物生存的策略有兩個,當環境有利時,就盡量去壓縮他們的生命周期,並且生存。突然間綻放遍地的春天野花則是喚醒休眠狀態的種子的展示,像時間旅遊者一樣,複活並散布野花,更新他們的種類,這個交替的策略是長期堅忍的。像喬舒亞樹這樣的保守的、終年的“居民”,在潮濕的時期繁茂,而在長期的幹旱期間等待機會。

很多動物從植物那兒獲取他們的能量,但是沙漠植物隻勉強地放棄他們生產的水果,鋒利的針葉和裝滿化學物質的葉子使食植物者的生活困難。跳囊鼠透過食用種子來避免這些障礙。安全進食時,種子可能難以發現。很多種子都很小,像沙粒般一樣看起來令人驚訝,也因此提供了庇護功能。跳囊鼠使用敏感的前爪撥弄沙子,以嗅覺和觸覺來尋找種子,種子被跳囊鼠吃掉後會轉化為動物組織。

能量繼續在如跳囊鼠和其他食植物者交織的網中傳遞,例如野兔,被公認為肉食者的捕食對象。一隻貓頭鷹、胡野狼、北美大山貓或老鷹,會獵食很多兔子和齧齒動物,因此被捕食的動物比食肉動物多很多。原先的太陽能轉化為植物組織,透過食物鏈,又轉變了好幾次。

作為生存能量的原始來源,植物在食物鏈裏履行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一棵像喬舒亞樹那樣又大又多產的植物會成為一個野生動物的複雜小區的焦點。有些鳥會在活著的樹上築巢,有些則定期前來以樹上的昆蟲為食。枯萎的樹枝或倒塌的樹幹提供絲蘭夜行性蜥蜴和白蟻居所。即使在死亡過程中,喬舒亞樹的能量被白蟻轉化成動物能量。白蟻在衰敗的纖維內找到防熱、冷及幹燥的風的保護。絲蘭夜行性蜥蜴發現相同環境的庇護所與它偏愛的食物——白蟻。當貓頭鷹或蛇抓了一條不小心的夜行性蜥蜴為食時,能量繼續在食物鏈中流動。由於喬舒亞樹繼續分解,臭蟲會在纖維上齟齬,幫助白蟻消耗它們的家。最終,所有植物的營養物和能量被轉化到另一種生命形式,或釋放到土壤內,供其它植物使用。食物鏈是脆弱的,不比它的最弱的連結更強,然而它卻持續地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