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書生詠歎調(1 / 2)

第二日晚上,錢進和金台明兩人來到了布政司衙署。負責盤查的官差看過他二人的路引之後,便引他們二人進去。

進了正門,便是公堂,後院才是徐寶祿住的私宅。那名官差引著他們兩人穿過好幾道回廊,來到一處庭院便離開了。

錢進掃了一眼,整個院子被一口池塘環抱,一條水中廊道直通正中間的一座閣樓,應該是徐寶祿平時在自家辦公會客的地方。閣樓正前麵是一寬闊的木台,一大半建在水上,上麵早已擺好十來桌酒席。閣樓右手邊有一處假山,旁邊坐著一位白裙女子,身前擺一架古箏,應該是徐寶祿請來助興的一位歌妓。

廖東臨看到錢進二人,老遠就招呼他們過去。他那一桌是今科舉人前十才能坐的地方,也是等會最靠近布政司和幾位主考官的位置。

錢進兩人落座,見昨日中午遇到的那名中年儒生也在,於是點頭示意。那中年儒生見到他二人,一張老臉漲得通紅,起身行了一禮。

不一會兒,徐寶祿和林佑堂等人有說有笑的從閣樓出來,眾舉人於是全部起身行禮。

徐寶祿走到閣樓正前方,抬手虛按一下,示意大家落座,說道:

“諸位十年寒窗苦讀,今日一舉成名。這人生四大喜事,金榜題名時是其一。按慣例,本官備了幾杯薄酒請大家來,略表心意。開席之前,請諸位隨我共飲三杯。”

說罷,徐寶祿從家丁手裏端著的盤子裏麵端起一杯酒,繼續說道:

“這第一杯酒,祝陛下千秋鼎盛。正所謂‘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諸位以後食君之祿,就要忠君之事,擔君之憂。即使入閣封侯,也要牢記這一點,切莫做那千夫所指之事。”

“這第二杯酒,敬聖賢。聖賢開民智,教化萬民。我輩讀聖賢書,當為百姓楷模,尊禮守法,切莫做那蠅營狗苟之事。”

“這第三杯酒嗎,不如我們敬林佑堂和沈魁兩位座師吧。沒有這兩位賽伯樂,諸位即便是千裏馬,隻怕也要泯然眾人矣。”

眾舉人舉杯附和。待眾人飲完杯中酒,旁邊古箏之聲響起。徐寶祿略整了一下官服,清了清嗓子,便開始唱道: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

這徐寶祿所唱的便是《鹿鳴詩》了。曆次秋闈放榜之後,一洲布政司都會請新科舉人赴鹿鳴宴,唱鹿鳴詩。

徐寶祿的聲音渾厚,極富感染力,唱至第二段的時候,眾舉人亦開始附和。庭院上空,回蕩著眾人的詠唱聲,雖無太多平仄,卻悠遠厚重。

吃了鹿鳴宴,從此便是官家人;唱了鹿鳴詩,以後相互多扶持。

能夠唱鹿鳴詩,這是每一個讀書人的驕傲,也是每一個讀書人的尊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即便你權傾朝野,或是富甲天下,也沒人敢隨意去觸碰這份尊嚴,那將是與天下讀書人為敵。

眾人唱罷,徐寶祿也歸入坐席。眾位新科舉人開始私下交談,有的已經開始相互敬上酒了。

錢進正在埋著頭猛吃海喝,一來他肚子確實餓了,二來還沒想好等下怎麼跟徐寶祿敬酒。來臨海府這麼久了,他一直沒登門拜訪,等下肯定少不了要挨一頓臭罵。

這時,廖東臨對金台明說道:“金兄,你乃今科舉人魁首,便領著我們去敬一下徐大人和兩位座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