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金眉坐化(2 / 3)

李遙聽得狐兒之言,心下大是感動,想狐兒與自己相處了十四五年之久,狐兒總是默默地守護在自己的身邊,化解了無數的危難,而自己卻不知它什麼時候是最為虛弱之期,也無法幫助它突破修練的瓶頸,便點了點頭,說道:“狐兒放心去修練好啦,若是遇到緊急之事,我再呼喚狐兒罷。”狐兒聽得李遙之言,便在李遙耳邊吹了兩口氣息,嘻嘻說道:“公子若是想狐兒啦,去你的乾坤寶囊之中叫狐兒好啦!”說著,狐兒那火焰般的身影,突地消失在了他肩頭之上。

李遙抬頭見來這寺廟朝拜之人逐漸多了起來,或三三兩兩結伴而來,或匆匆忙忙單獨而走,都是提著鼓脹的香火,山門之前都是十分的熱鬧。李遙緩步走到雲安寺的山門之前,心裏十分慌亂,猶豫了片刻,才提步走進雲安寺內。

李遙一路走去,隻見這雲安寺傍崖壁而建,院中的幾棵菩提樹碩大無比。隱隱出現在菩提樹叢中的雲安寺院,那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更是顯得十分的莊嚴肅穆。

雲安寺是皇家寺院,香火自是要比其它寺院興盛一些。李遙進得寺中,見寺內的一些燒香拜佛之人絡繹不絕,都是一臉的肅穆,他隨著那些燒香磕拜之人跨入大殿之內,但見大殿內的壁畫,或許是因遭受多年風雪的侵襲,已是色彩斑駁模糊不清。心裏想到,這大殿內有些破敗的壁畫怎麼沒有修補呢?是了,或許那些壁畫太過珍貴,便保持了那壁畫的原貌罷。李遙一邊仔細觀看雲安寺,一邊向裏行去。穿過天王殿和供奉著的“三世佛”大雄寶殿,再進一殿,但見那殿**奉著十一麵觀音銅像,李遙在那十一麵觀音銅像之前行禮畢,又在藥師殿裏上了香,才步入最後一進大殿內。

李遙見這殿裏供奉著大小佛像百餘尊,他們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動作千姿百態。李遙正在那些佛像之前參拜著,身後突地傳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李遙回過頭來,卻見一個慈眉善目的大和尚站在他的身後,雙手合什向著他躬身說話。李遙急忙回身還禮說道:“阿彌陀佛,不知師兄如何稱呼,可認得弟子?”

那和尚揖手說道:“阿彌陀佛。這位可是天禪師弟?”

李遙聽得那和尚呼出自己的修行禪名,有些疑惑地又向那大和尚行禮點頭道:“阿彌陀佛,弟子便是天禪師弟!”

那和尚又揖手說道:“師兄乃是玄幻。十五年之期,天禪師弟果然如期而至啦!”李遙驚訝地說道:“原來是玄幻大師兄,大師兄如何得知師弟今日便要來到寺中啦!”

玄幻和尚說道:“先師十五年之前便已然得知師弟今日要到寺裏,讓師兄在此等候,剛才見師弟一路參拜那些佛尊,師兄便未能打擾師弟。”玄幻和尚接著又說道:“十五年前,師兄代先師下山尋得天禪師弟,給師弟送去《道禪》經書。五年前,玄旨師弟將天禪師弟所悟佛禪帶回寺中,想不到師弟果然十分靈慧,所悟佛禪,師兄均是無以參透。今日與師弟見麵,也了卻了師兄十數年的心願啦!”

李遙雙手合什向玄幻師兄打了個揖手,說道:“師兄謙虛了,師弟所悟《道禪》之佛禪,不到千萬分之一,還差得遠呢!”李遙說著,又向玄幻師兄說道:“先師可在寺中?勞煩師兄領著師弟拜見先師去吧?”

玄幻和尚說道:“先師已然在後山小院之中等候著天禪師弟了,師弟請隨我來。”說著,便在前麵帶著李遙向後山小院內緩緩的走了進去。

李遙隨著玄幻師兄向後山小院一路行去,就在剛剛跨入小院之內,又見那小院門前微笑著走出玄旨和尚。玄旨和尚五年前曾去李家莊上給李遙送去《凡夫禪》,李遙便是認得他的麵像。李遙瞧見他從那小院裏走了出來,便急走兩步上前向玄旨和尚行禮說道:“阿彌陀佛。師兄請了!”

玄旨和尚急忙扶住李遙雙手,打了個揖手,微笑著說道:“阿彌陀佛。先師可等候天禪師弟多時,先師十日前便說師弟要到雲安寺,師弟怎麼今日方才來到雲安寺中?”李遙又躬身行了一禮,才說道:“師弟在來的途中遇到了一些小事,因此耽誤了些時日。”玄旨和尚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師弟早已在途中了,師弟請隨師兄進來吧。”說著,便回身向小院之內緩步行去。李遙見這小院之內長著數根菩提樹,那些樹枝之上,均是飄搖著無數的經蟠,那些經蟠在那菩提樹上被微風吹拂得沙沙作響,似有無數和尚在念著經文。

李遙在玄幻和玄旨兩位師兄的帶領之下,跨入小院內的一個小佛堂中,李遙見那佛堂內麵向裏坐著一個老和尚。那老和尚身穿一件紅色袈裟,頭戴一頂紅色的僧伽帽。李遙心想這必是金眉先師了,又疾走兩步上前,向那老和尚跪拜而下,行了大禮,方才說道:“弟子天禪拜見先師!”

金眉和尚聽得李遙在身後的跪拜之聲,歎息一聲說道:“佛說‘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李遙聽得金眉先師之語,想了想接口說道:“佛說‘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無盡虛空’。”

金眉和尚聽得李遙所說,略為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離妄想顛倒無真如佛性,離貪嗔邪見,無菩提涅槃。”李遙又默然數息,說道:“三界之中,以心為主。真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金眉和尚又沉吟少傾,說道:“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李遙略為思索了會兒,說道:“若頓悟此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接著又說道:“以生死事在念,則心術已正。心術既正,則日用應緣時,不著用力排遣。既不著排遣,則無邪非。無邪非,則正念獨脫。正念獨脫,則理隨事變。理隨事變,則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則省力,才覺省力時,便是學此道得力處。得力處省無限力,省力處得無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