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符道,就是脫胎於術法的一種存在形式,也是借助靈氣或者真氣才能運用的強悍術法,屬於法修的一種。
雖然出自同一個法術係列,但是卻有本質的區分,術法可不需要任何特定的表現形式,天地萬物,凡靈性者,都可運用法術,可符文就不同了,他必須以獨特的符文印記為表現,透過這符文來表現自己的道。
這也就是一個可變性的問題,法術可變性廣,符文可變性強卻窄,這就是區別。
這就是禁星對於丹符陣器的簡要概括。
紋理脈絡清晰之後,禁星眼中一亮,既然三樓都是四道書籍,何不從總綱上下分,再由小到大去研讀,這就像順藤摸瓜,從一個點入手,從細節處著手,譬如疑問處,等級劃分出可以分布。
如此一來,禁星的讀書日程可就大大減小了,他到底也是不簡單,居然自己能夠摸索出係統般的讀書方法,對於這點,他欣喜若狂。
時間緩緩流逝,禁星先前還可以大概估摸一個時間,可在全心全意投入一件事情之後,他再也沒有能力去旁顧了,山中無日月大抵就是此類情形了。
書架上的書籍越來越少,地上的書籍愈來愈多,一團團,一簇簇,極為淩亂。
禁星在三樓之中來回奔跑,藏書閣中的筆墨紙硯在急劇消耗之中,上麵做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條理清晰,頁麵錯落有致,極為嚴謹,他沒有休息,也不想休息,他感覺自己的心中充滿了激情。
一天兩天一個月,從一百本到一千本,再到後麵的幾千本,禁星在狂猛推進之中。
這期間,禁星隻去了外麵一次,因為盛水的凹石禁星放得比較多,為了方便禁星一次性就將這些東西搬了進去,兔肉也是。
看到精神疲乏至極之後,禁星才停下來飲水進食,借此調理身體氣機,也是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小憩,他沒有休息,也不敢去休息,時間對於現在的禁星來講是極為可貴的。
一天分白晝,他也隻能盡量壓縮自己的休息時間,對於這個,他沒有什麼怨言,年輕氣盛,那個也不是服輸的人。
帶著理解記憶方式去研讀,禁星的速度在中期的時候開始變快,越到後麵,他閱讀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就是一台讀書傀儡,這也得益於他自己聰慧的頭腦。
喜歡書籍是一回事,能堅持寂寞看下去又是一回事。
因為梳理脈絡的時候用時長,研讀細,腦中有框架的他,速度看起來是極為恐怖的。
閣樓我外邊的廣場除了狂風還是狂風,禁星隻覺世界的流速變慢了,他用的是默讀的方式,可隨著時間的積累之後,他心中有一股氣想呼出,卻是極為艱難,不吐又不快。
終於,禁星開始朗讀,速度變慢了下來。
不過他不是逐字逐句地去朗讀,而是有選擇性的朗讀,看到了令他耳目一新的時候,或者是論點極為精辟的時候,三樓中的樓梯以為禁星樂此不彼的研讀變得光滑起來。
每一本書籍都被翻得很厚,禁星一邊用最舒服的方式研讀,一邊控扼時間。
每一堆書籍就是代表一道藏,此刻禁星放下了第九百六十六個道藏,距離一千,隻有三十四,禁星沒有因此而竊喜,因為他不知道外界時間的流逝,充實的生活使得禁星慢慢長出胡渣。
光頭的他頭上也是覆蓋一層青色,在禁星都沒有察覺的情況下,他的衣帶漸寬了,飄飄蕩蕩間似乎禁星又消瘦了些。
隨著時間推移,禁星先前在外部大戰的戾氣與殺氣在這裏得到了很好的研磨。
到中後期的時候,他整個人開始帶著書生氣了。
此刻,書堆中的禁星在研讀最後一道藏,旁邊中的書堆很高,越到後麵,禁星發現這係列繁多的道藏居然是有百本,多且難的總是最後麵壓軸。
這就像登山,此刻山頂已近在咫尺,隻待一鼓作氣勢如虎攀升頂峰。
眼中隻有書籍的禁星沒有看到,此刻他的身後有一黑影站立。
不是真人,依稀可見是一道影子,跟天機子的模樣極為相似。
終於,禁星在紙張上勾勒了最後一道筆記,放了下來。
他長舒了一口濁氣,沒有絲毫的疲憊感,相反竟是精神充沛,氣爽至極。
禁星呼氣的時候,他身後的影子開始慢慢凝實,赫然就是天機子。
氣息一出現,禁星立馬察覺。
也許因為長久沒有見到人的緣故,禁星立馬翻身跳起。
隻是因為動作巨大,心神消耗得厲害,頭顱一昏,暈厥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