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山知道這屍玉的價值,所以才顯得格外激動,但同時他也知道事情難辦,因為屍玉這種東西,不單是吸食古屍的血肉,還會吸收陰魂和怨念,簡單的來說,這是一種罕見的至邪之物。
所以往往大家都認為古玉不宜佩戴,就是這道理。古玉大部分都是屍玉,陪葬玉,是不祥之物,自然是離得越遠越好,更不要說是佩戴了。
這個時候孫青山才想起來,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小娃娃,天天把玩這個血玉,但卻看上去活蹦亂跳,毫無影響,這倒是有些奇怪了。
而且那塊血玉的質地看上去真的很差,簡直和普通石頭一般,可是古時有資格用屍玉的人都是大富大貴之人,怎麼可能用這樣一個品相奇差的玉石呢?孫青山心知,這次的事情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的,需要格外小心,於是他就暗下決心,明天白天定要把這事情弄個水落石出。
第二天,孫青山稍一打聽就找到了這戶人家,雖然他隻不過才二十出頭,但江湖經驗並不少,從七八歲就已經跟著家裏長輩走南闖北了。所以他在這戶人家院子外麵一轉,就已經想好了進門搭話的說辭。
他看見了那戶人家的屋頂已經有點破舊,所以孫青山一進門就問:“你們需不需要泥瓦匠,補一下屋頂,我隻是為了吃頓午飯,自己身上實在沒錢了。”
這家人一看如此,家裏也沒成年的男人幹這類活,所以很爽快的就答應了下來,一上午那點補屋頂的活就幹完了。
中午孫青山就和這家人一個桌子吃飯,一看這家人就是四口人,爺爺奶奶媳婦小孫子,那個小孩手裏依舊在玩著那塊石頭。孫青山順口一問,才知道,這家的男主人早幾年就已經生病死掉了,全家現在就靠著兒媳婦種地養家。
吃完了飯,他也沒發現這家人有什麼問題,可是時間緊迫,如果他再呆一晚上必然會引起旁人的懷疑。沒有那個收破爛的會在一個沒油水的地方連續住兩晚上,吃完了飯,他就幫著刷碗,收拾桌子。然後他就拿著垃圾去屋後倒掉,然後他終於發現了問題。
那堆垃圾裏有一些紙張燃燒的灰燼,在那對紙灰裏,他翻了翻,找出了幾片沒燒幹淨的黃紙,他一看,竟然是紙錢,而有一張顏色特別一點,上麵還畫著紅線,彎彎曲曲的。仔細分辨了一下,發現那小片紙是甲馬上殘留下來的。
甲馬究竟是什麼?聽起來像某種神奇的小動物,或者火箭助推器似的東西。其實不然,清代虞兆隆《天香樓偶得》中介紹:“俗於紙上畫神佛像,塗以紅黃采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之所憑依,似乎馬也。”著名史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則說:“昔時畫神像於紙,皆有以乘騎之用,故曰紙馬也……後世刻版畫以五色紙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位前,名曰紙馬。”說明“甲馬”就是“紙馬”。現在雲南民間還流傳一種古老的黑白木刻版畫,稱為甲馬或甲馬紙,這種東西其他地方則稱為“神馬”或“紙馬”,其製作方法與趙翼所說吻合:在刻有各種鬼神形象的木模上蘸油墨,然後印在彩色薄紙上。
孫青山心裏暗想:“這家人果然有問題,他們家裏一定隱藏著一個會使用道術的人。”於是他就在心裏默默盤算,應該怎麼辦。
孫青山正值年輕力壯,可謂是什麼都不怕的年紀,在屋後的垃圾堆旁邊經過略微短暫的考慮,就決定了一個行動方案。
他覺得幹嘛要去猜測推斷這家人哪個才是會道術的人,這原本也不是他的目標,他為的是那一塊血玉,別的和他有什麼關係。
所以他要讓那個人主動跳出來,說不定運氣好,這個道家的人不是這家人,那他就更沒必要和這人有什麼爭執了。拿了血玉就趕緊走,此行原本的目的就是求財,而不是去管別人家的閑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