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這首唐代詩人李白的《長幹行》就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的出處,形容男女兒童天真無邪,一同玩耍。
後引申為幼小便相識的伴侶。”
這是2010年春天下午在普通不過的一節語文課。
半夢半醒的我聽著語文老師娓娓道來的解釋,突然清醒過來,下意識地側臉望向身邊的女生,卻發現,此時的她保持的是與我相同的姿勢。順著她目光的方向,我看到了一張我嫉妒了
十一年的臉。
自嘲地扯了扯嘴角,我收回自己的目光,托著腮幫子扭頭轉向窗外,再無睡意,悲哀如我。
正值春天,窗外的泡桐花洋洋灑灑的如約綻放,白色的花瓣簇擁著瑰紅色的花蕊,淡淡的花香把我的記憶帶到了十一年前。
剛認識她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每天被爸爸媽媽聯合起來哄著騙著送進幼兒園,然後在發現真相後,大哭大鬧一整天都喊著要找媽媽的小男孩。
因為我的極大感染力,每次我的哭鬧總能一呼百應,帶來極其震撼的場麵。於是,我成了幼兒園裏的頭號危險分子,可憐巴巴地被安排在角落,遠離群孩,隻能每天自己哭著玩。
帶我脫離苦海的是從天而降的天使。
“我叫舒雨目,今年五歲”站在老師身邊的小女孩著一身藍色公主裙,原本應該紮著好看辮子的長發披散著遮住大半張右臉。她用稚氣的聲音介紹著自己,大大的笑容像冰激淩一樣甜美
在見到她的前一秒,我剛從大哭大鬧的狀態被老師用一顆棒棒糖利誘後轉為小聲的抽泣,但在抬頭看到雨目的笑容後,我居然鬼使神差地停止了抽泣,然後在老師像是見鬼了的眼神中
用別在胸前的小手帕使勁擦了擦眼淚。
“雨目小朋友是我們的新成員,哪個小朋友願意做雨目小朋友的同桌呢?”是不是舉手就可以不用一個人?還可以和天使坐在一起?
“我!”握著棒棒糖的小手被我舉得老高老高。
“哦,竹皿小朋友這麼熱情啊?哪那雨目小朋友就做竹皿小朋友的同桌吧!竹皿小朋友要做雨目小朋友的榜樣哦!”對於我的改邪歸正,老師笑得花枝亂顫,很是欣慰。
“嗯”我認真地點著小腦袋,鄭重其事。
“我叫藍竹皿,這個給你”我殷勤地把握著的棒棒糖遞給雨目,借花獻佛。
“謝謝”雨目接下後又綻放了一個甜甜的笑容“竹皿姐姐,你真漂亮!”
“我是哥哥!”我的臉馬上垮下來,委屈地扁著嘴。哎,都怪我從小就長了一張偏陰柔的臉。
“啊!真的嗎?”雨目被嚇到的表情極其可愛。風通過打開的窗戶吹進教室,輕輕吹動她濃密的長發。
“你臉上好像有什麼東西”我指著她的右臉,驚呼。童言無忌,卻在無意中刺痛了敏感的女孩。雨目像一隻受驚了的小白兔,驚惶地低下了頭,任長發遮住她的臉,我看不見她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