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你我一同前去。”
桃子三兄弟跟著公孫瓚前往酸棗,隻不過這一隊人馬走得很慢,比烏龜還慢。
眾多諸侯各自的代表都湊齊了,袁紹的主力也趕到了,加上原來的兵馬,連營二百多裏地,旌旗飄擺,聲勢浩大。
曹操很高興,立刻殺牛宰羊,款待大家。蛇無頭不走,鳥無翅不飛,大家得公舉一位盟主。誰能做盟主呢?結果不用問,當然是袁紹。
臧洪順水推舟的提議:“眾位,想袁公四世三公,名相之後,還是袁公合適。”
袁紹一聽心裏高興,盟主這多好。袁紹雖然假推,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袁紹也就答應了。
臧洪說:“各位,既然我們公推本初做盟主,那盟主有令咱們就得聽,不準各懷異心。上次的盟約來得過於草率,我占卜過,明天是個好日子,明天我們重新盟誓一遍……”
大家點頭答應。曹操連夜派人修起一座將台,這座將台三丈高,天地人三層,旗分五色,紅、黃、藍、白、黑,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左有白旄,右有黃铖。白旄是旗子的頂端紮上犛牛尾;黃铖就是斧子稍微出點尖兒,外邊用黃銅裹上。擺上白旄黃鉞,顯得莊嚴而權威。
“主公,諸侯興兵,然內部卻並非齊心。”戲誌才對曹操說道。
“還請先生詳細解說。”
“主公,此次會盟的諸侯各部,眾多諸侯尚未到來,你看他們派的代表都是什麼?阿貓阿狗的也來做代表……”
曹操不由的點了點頭,說道:“先生依你的意思又該如何?”
“俗話說,名不正言不順,對於那些兩邊討好的人,我們應該重新盟約,在盟約中寫上他們的名字,另外主公可以請盟主給一個稱號,如今主公無名無份,跟一個叫花子有啥區別……”
曹操點頭。連夜派司馬懿去見袁紹。
袁紹與司馬懿交情匪淺,曹操與袁紹都給司馬懿牽過馬!
……
第二天早上,諸侯的盟主袁紹衣冠楚楚,環佩叮當,帶著佩劍走上將台。袁紹拈香下拜,高聲朗讀盟約: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徐州刺史陶謙……奮武將軍曹操、豫州刺史孔伷、荊州牧劉表、幽州牧劉虞……共三十六路諸侯,與酸棗會盟,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盟約寫得還真不錯。皇上沒辦法統一和管理天下,賊臣董卓借機欺負皇上,而且對待老百姓既殘暴,又施以刑罰,百姓流離失所。我袁紹跟這三十幾鎮諸侯不能讓漢室天下亡在董卓之手,集合義兵,共同滅董卓,安漢室。凡是我三十六鎮諸侯在此立盟者,齊心合力,盡臣之大節,沒有二心。如果誰想私自變更此盟,那就讓違約者自己去死吧,而且這種人也不能留下後代。我們一定遵照盟約行事。
袁紹念完盟約,大家振臂疾呼:“盟主英明,盟主威武!”
曹操笑了,袁紹夠狠,夠義氣,夠朋友,他把天下的諸侯,不管來沒來的都寫進盟約去了,還給自己封了一個奮武將軍的頭銜,自己總算是名正言順的稱得上是一方諸侯了,不用仰人鼻息……
此刻洛陽城又是一番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