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旻此時卻突然說道:“哥,可曾聽說了那流言嗎?”
董卓一怔,“什麼流言?”
“這兩日洛陽街頭,有民謠傳唱說: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不知哥可曾聽說過,又有什麼想法嗎?”
“我自然聽聞過。”
“主公,我昨日給你的東西,你看了麼?”李儒說道。
“你不是說那是假詔書嗎?”
“主公,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說它是真,它就是真。說他是假,那就是假的。”李儒笑道。
董旻這時候跟著說道,“哥,你未免有些拘泥了……你手握詔書,有輔政的資格,若先皇真的有這個意思,支持陳留王想必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你素來果決,為何此事卻猶豫起來呢?”
“這個……”董卓仍然有點猶豫。
“主公,你有詔書,如果興廢立之事,那麼就不用理會那何太後了。雖然那二皇子劉協比當今皇上更有主見,也更難控製,但是如今何太後插上這麼一杠子,我看主公應該行廢立之事了。”
聽李儒講完,董卓不由得意動。沒錯,我手裏有詔書,也算是托孤的大臣,有什麼好怕?再說了,當今皇上與我沒有關係,上麵又有一個太後,很多事情確實有些不好辦。而陳留王卻無靠山,再說那陳留王原來是跟著董太後的,我也姓董,這個說不定可以攀上什麼親戚之類的,如此一來……
若我設法令其登基,豈不是就成了他的靠山?
有些時候,一句話,能將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欲望完全激發出來。想起當年被漢靈帝連唬帶嚇的,董卓心中的憤怒一下子被點燃了。若我興廢立之事,當效仿伊尹、霍光之舉。當年所有辱我的人,都會乖乖的前來依附,到時候看他們還敢囂張?
那何進,不過一屠家子,卻能手握天下兵馬。我的出身絲毫不比他差,為何不能做一個大將軍呢?
董卓越想,越覺得應該行廢立之時。不由的嘿嘿冷笑起來,拳頭也不知不覺的握緊。
看到董卓那還留著血腥味的手緊握,李儒微微一笑:“主公,現在朝廷無人主事,正好借這個機會,遲則生變。您可以明天在溫明園大擺宴席,召集文武百官,酒過三巡後,把廢立的事情一說,看誰不從。”
“嗯,以此立威於廟堂,不從者殺!”董卓滿意的點了點頭。
第二天,董卓就在溫明園擺下豐盛的酒宴,李儒暗中布置好兵將。
董卓相請,誰敢不來?也不知董卓的用意,文武官員就全來了,一共有一百多位。大家入座,董卓才到。
文武官員一看,董卓威風凜凜,身帶佩劍。眾人馬上起身迎接。董卓抱拳拱手:“眾位大人,請坐。”
丁原雖然也有兵馬,卻比不得董卓的蒸蒸日上。故而雖在邀請之列,卻不甚快活。想他堂堂並州刺史,本來和董卓是平起平坐。如今呢,到了洛陽城內,卻變成了一個執金吾。表麵上風光,可卻比董卓差那麼一大截。
若非他手中尚有人馬,隻怕董卓早就把他幹掉。
坐在酒席當中,悶悶不樂的喝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卻聽董卓開口:“我有一言,請諸公評定。”
坐在邊上的王允,順勢迎合:“不知董公有何高見?”如今的王允可升了官。
“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則不可以奉宗廟社稷。當今聖上懦弱,自閹寺禍亂之後,卻少理朝堂之事,整日裏隻知傷感。陳留王聰穎,當為明主。先皇亦曾有旨意,欲由陳留王繼承帝位。此乃先皇詔書,我欲請諸公見證,行廢立之事,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