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奇特的連環媒(2 / 3)

蔡邕一聽,陶謙,他是一個老實人,不過老實人這種時候是不吃香的。並且陶謙是一個平庸之輩。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小孩會打洞,想來這個陶應也不是什麼出眾之人。

蔡邕搖了搖頭,“老弟美意,為兄心領了。隻是小女新寡,尚不想考慮嫁娶之事,我看還是改日吧。”

王匡何等聰明之人,一聽老友這麼說,知道這個事情不成。但是想著陶謙正在外頭聽著,於是又說道:“陶恭祖素有美名,其子陶應與侄女可稱得上是門當戶對。若結為親家,這實乃天賜之良緣啊。”

蔡邕心道:這個老友今天怎地如此沒有眼色,我都說過了不同意,還死乞白賴的絮叨。算了還是直接推掉。

“公節呀,小女新寡,實在不好考慮嫁娶之事,就算考慮,那也要看對方才情,可是對方有那才情麼?”

王匡一看,要的就是這麼一句話,自己可是真盡力了。

蔡邕事情已經講完,也就離開王匡的房間,回去享受那太師椅帶來的舒坦。

在窗戶外麵的陶謙聽到了屋裏他們的講話,心中也釋然,自己本來就是試一下,如今蔡邕講到才情,自己這顆心就算死了。他徑自穿越過前庭,通過一個夾道後,來到了自己的居所。

他的居所很雅致,是諸葛家專門為他準備的“別墅”,門口栽種了花草。兩邊有兩座很奇特的假山,山邊有垂柳飄動。很幽靜的地方,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似蘭似麝的香氣,再躁動的心,也一下子平靜下來。

陶謙走進房間,沒有歎氣,隻不過有點心疼,心疼的是那500張弓。

此時諸葛玄求見。

“陶刺史,在此可住得習慣。”

“挺好,挺好,諸葛玄呀,你有好侄兒呀!”陶謙發出一聲感慨。

“是呀,我那侄兒都是才學過人。”

“不過,玄老弟,你是否考慮成個家。”

陶謙此話一說,可說到諸葛玄心裏去了,諸葛玄緩慢而微苦地一笑,“不瞞陶刺史,自拙荊過世,我曾經立誓終身不娶,把心思全放到侄兒們身上,別無他想。可今天我卻換了一個心思……”

陶謙一看知道有戲了,自己答應王匡的那500張上好的弓有著落了。

“你莫非是看上了伯喈的寶貝女兒,可是你要知道,那蔡琰雖然是個寡|婦,可是如今的年齡也不到16歲。你覺得那蔡老頭會答應嗎?”

“那煩請陶刺史了,幫我說這個媒。”

“諸葛玄呀,我待會就去做這個媒!誰叫你有個那麼厲害的侄兒呢?不過我若是對伯喈說給他女兒找個大二十多歲的人家,那蔡老頭說不定會拎著刀滿街的砍我。我被砍死了不要緊,隻是臧霸那邊的弓弩沒有著落了呀!”

“這……,麻煩陶刺史了。”

陶謙一看諸葛玄真沒有眼力勁,於是把話說白一點:“諸葛玄,我這就前去,可是你要知道,說這個媒,我可是冒著生命危險,你看臧霸那邊的1000張弓你是不是給解決一下。”陶謙在這裏的一段時間沒有白呆。

“一切聽陶刺史的。”

“行,那我現在就去了。”

陶謙來到了蔡邕的房間,

蔡邕一看怎麼這個家夥親自跑來了,可是蔡邕畢竟是名士,還是麵帶微笑的應付。寒暄過後,蔡邕發現陶謙似乎不是給兒子提親。這家夥究竟有什麼事情?蔡邕有點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蔡邕依然麵帶微笑的應付。

陶謙一看是時候了。“蔡翁,陶謙此次前來乃有一事,懇請蔡翁聽謙講完。事情成不成由蔡翁決定。”

“陶刺史,客氣了,但講無妨。”蔡邕臉上還是要保持和煦笑容

“蔡翁,此次前來我乃是替諸葛玄前來提親,諸葛家的家境想必你也看到了,且諸葛玄素有賢名,甚愛昭姬才華,若結為親家,此實乃天賜之良緣啊。”陶謙講完擺出了一副要殺要掛悉聽尊便的架勢。

諸葛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