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如廁會議(3 / 3)

“你曾經對黃琬有恩,如今黃琬雖為太尉,卻還沒有到任。如今他正在豫州,而中常侍的黨羽不少在豫州,借黃琬之手正可以除掉宦官的黨羽”

“可是黃琬素來正直,心細如發,我等豈可蒙騙了他?”袁紹猶豫。

“本初,仲達用渴烏劍都可以斬殺夏惲,我等用大將軍印難道就不能剪除宦官在各州縣的黨羽麼?”

聽聞陳琳如此一說,袁紹、許攸、淳於瓊三人覺得有道理,那個渴烏劍不過是一個玄乎乎的玩意,關鍵是看有沒有心思去殺宦官。

但是袁紹還有一些擔心,司馬懿的渴烏劍畢竟有個名份,而私刻的印章那可是純粹假冒的,於是猶豫地看著身旁的許攸,想要尋求指點。

許攸默默地點了點頭。

“好!一切都按陳琳所說,先假令搜捕宦官家屬黨羽,再發兵進宮搜捕閹宦。”袁紹終於做出了決定,然後伸出顫抖的雙手去接過陳琳手中的假印。

++++++++++++++++++++++++++++++++++++++++

洛陽,又隱入了一陣黑霧中。

廁所裏,宦官們又圍作了一團。

“看來此番我等是難逃一死了,”高望說著,“方才我侄子前來告訴我,何進已下密詔,搜捕我等族人至親,我侄子一家盡被搜殺,如今隻逃得他一人。”

“是魚死網破的時候到了……”張讓低低的說了一句。

“是呀,隻待何屠一聲令下,董卓便會入京,我等便都成刀下鬼了……”趙忠說道。

“與其等死,不如先下手,與何進一搏!”段珪道,“再猶豫,我們可就真的隻有死路一條了!”

“段常侍且教我等,如何與何進搏法?”張讓問道。

段珪也不回答,隻將手提到頸間,猛然一橫。

“願聞其詳!”於是眾宦官將段珪緊緊圍住。

……如此這般這般……眾宦官商議完畢。

“殺了大將軍之後呢?”

“樊陵、許向二人大家不要忘記!”張讓說道。

眾宦官皆點頭。

樊陵頗有威望,在擔任京兆尹期間在京兆陽陵縣修建了涇河渠,這條渠被時人稱為——樊公渠。

這個水利工程井然有條,是少有的一件造福百姓的工程。

蔡邕看到這個工程後對樊陵大加讚賞,並寫下了《樊惠渠歌》:

序-陽陵縣東,其地衍隩,土氣辛螫,嘉穀不殖,而涇水長流。光和五年,京兆尹樊君勤恤民隱,乃立新渠。曩之鹵田,化為甘壤。農民怡悅,相與謳談疆畔,斐然成章,謂之樊惠渠雲:

我有長流,莫或閼之。我有溝澮,莫或達之。

田疇斥鹵,莫修莫厘。饑饉困悴,莫恤莫思。

乃有樊君,作人父母。立我畎畝,黃潦膏凝。

多稼茂止,惠乃無疆,如何勿喜?

我壤既營,我疆斯成。泯泯我人,既富且盈。

為酒為釀,蒸彼祖靈。貽福惠君,壽考且寧。

樊陵與宦官關係密切。

突然間,又起了大風,將搖擺不定的燭火徹底熄滅,廁所立刻充斥著黑暗。

一刻後,廁所的燭光重新燃起,一切都不曾改變。但是這一刻後所有的都要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