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董卓的胖(2 / 2)

董卓開始挖起鼻孔,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此番進京,本候該如何……”

“兵在精,不在多,我們無須傾巢而出,隻需三千精騎即可!”一向不大說話的徐榮開口了。徐榮是涼州軍中唯一的非涼州將領,一向受涼州軍排擠。不過此人的確大不一樣。

隻是徐榮此語一出,剛安靜下來的眾人又炸開了鍋。

“啊?……”

“怎可如此輕率!外鎮領兵入京,從來都要把軍隊全部帶上,萬萬沒聽說過隻自己帶三千人入京,而將其軍隊屯留於本鎮的道理!”董越如此說道,“況且此番進京吉凶未測,更應該多帶些人馬才是。”

“徐榮,你說得有道理。豈可孤注一擲全帶入洛陽?”董卓表態,董卓明麵上對徐榮不咋樣,內心十分器重他。

“可是……”

“夠了!今日你們囉嗦得很!”董卓說著將自己的大手嘭的一聲砸在幾案上,“當年戰場上出生入死也不見你們如此懼怕,今日去趟洛陽,你們個個倒怕得像群婆娘一樣!”

於是眾人便都不敢再說一句了。

“還有誰有異議嗎?”董卓一邊問,一邊環視自己的部下。

眾人不敢說話,隻是低著頭。

董卓見狀,便開始做下一步部署:

“既是如此,我此次進京便隻帶三千輕騎。另外此行我隻帶胡軫、華雄、徐榮,和李儒並李肅前往。至於其他將領必須嚴加防範,聽從並配合好牛輔,守好各處要地,守住河東便是你們最大的功勞,我自洛陽回來後,自然少不了人人重賞!”

向所有人交代完成之後董卓又立即開始向牛輔交代,“牛輔,你但凡行事,都需要和董越、段煨等人商議,萬事謹慎,切不可意氣用事,若有重要軍情,快馬加鞭,令飛騎報我,不得有誤!”

接著,董卓也並不停頓又轉向其他部下,“就這樣,出征的將領立即回去開始準備,後日五更率領各自部曲,在城外校場集合出發。”

董卓一口氣說完後便讓眾人散去,他也起身,正要走出議事,卻一眼瞥見尚有一人站在一旁,一動不動,卻又一言不發。

董卓仔細一看,原來是李儒。

“你這小子,又有什麼花花腸子,快說快說,少跟老子賣關子!”

李儒微微一笑:“主公既然要領兵入京,剿滅閹宦,何不向朝廷上書一折,聲討宦官罪惡,以正出師之名?更重要的是……”

“還是你想得周到,就按你說的辦!你既然讓我上書,就一定已經想好,就別賣關子了,快快給我寫來便是!”董卓一麵說著,一麵又命令侍從立刻將董旻喚來。

董旻剛剛離開,便又被喚,便急忙趕回,見董卓與李儒同在,便知道又有大事。

董卓將一折奏疏交給董旻,說:“明日,你就領五十騎同何進派來的何顒一道前去洛陽,親自將這封奏疏交給何進。一定要交給大將軍,這點你切記,還有你無論如何要留在洛陽,將城內動向報告於我。我會派人與你聯係,告訴你應當如何行事。”

董旻接過董卓手中奏疏打開一看,上邊寫道:

“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皆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操擅王命,父子兄弟並據州郡,一書出門,便獲千金,京畿諸郡數百萬膏腴田畝,皆屬讓等,致使怨氣上蒸,妖賊蜂起。臣前奉詔討於扶羅,將士饑乏,不肯渡河,皆言欲詣京師先誅閹豎,以除民害,從台閣求乞資直。臣隨慰撫,以至新安。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潰廱雖痛,勝於內食,及溺呼船,毀之無及。昔趙鞅興晉陽之兵,以逐君側之惡;臣輒鳴鍾鼓入洛陽,請除讓等,則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董旻迅速看完,暗暗吃了一驚,忍不住發問道:“二哥,這似乎有些不妥!為什麼要用這樣尖銳的措辭?依我看,何進礙於妹妹何太後的麵皮,再加上張讓曾有恩於他,一定不會對宦官們趕盡殺絕,此次他召你入京不過是想借你之力去威懾宦官,以此逼其讓出權利,從而獨掌大權罷了!所以,他並不想對十常侍大開殺戒,而二哥卻指名道姓說要清君側,除掉十常侍,這分明是要逼得宦官與何進作對,豈非節外生枝嗎?”

“叫你如何,你就如何,不必多問。”董卓對董旻的話有些不耐煩。

董旻見狀,再不敢多問一句,默默的封好奏章,領命而去。

次日董旻便懷揣著一顆悲壯而不安的心,還有那封使他忐忑的奏疏,隨同何顒一道向洛陽去了。

此時,董卓也出發了,猶猶豫豫的出發了。

豈不知另外一支部隊,動作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