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太傅之驅虎吞狼(2 / 3)

陳琳建安七子之一,筆下成文,是妙筆生花之人。隻見陳琳站起來了:“大將軍,這件事可不能做。古人雲,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

鄭泰插話:“大將軍,這可是國家大事。您仗著皇威掌著兵權,不就是對付幾個宦官嗎,怎能聽袁將軍的荒謬之言呢?如果四方豪傑來到京師,他們各懷異心,就會釀成大禍,局麵不可收拾。您要三思而行!”

“此乃懦夫之見!”大將軍突然冒出一句。

突然曹操撫掌大笑:“殺幾個小小的宦官,易如反掌,何必多議?”

何進把臉往下一沉:“孟德你可記得夜黑風高好殺人之時?”

曹操有點癟了,殺張讓他就沒有搞定,但是還是繼續說:“大將軍,宦官之禍,古今都有。十常侍不過仗著天子寵愛,才敢如此猖狂。罪在幾個人,隻要派一個小小的獄吏.就能結果他們的性命,何必從外麵調兵?如果您按袁本初的話去做,就等於把刀柄給了別人。本來兵權在大將軍之手,您反而把兵權交到外來的帶兵之人手中,您不是自取殺身之禍嗎?”

何進惱了,雙眉往上一挑:“孟德,你說得有道理,這樣,你現在就去西園軍營,給我看好你所統領的部下。”

“諾。”曹操默默地退出去。

府外曹操仰天長歎:“亂天下者。必何進也!”

府內,袁紹則繼續加火說:“董太皇太後之死,雖與大將軍無關,但隻怕是……若閹寺以此為借口,攻擊大將軍的話,隻怕是滿朝文武,乃至各州郡官吏,都會對大將軍產生誤會。如此一來,大將軍的處境可就不妙了……再者,那閹寺若趁機對大將軍有所不利舉動……”

何進一蹙眉,但是沒有搭腔。

袁紹又道:“莫非大將軍忘記陳蕃、竇武的教訓?”

何進一蹙眉。怎麼又說這事情,這個耳朵繭子都聽出來了,有完沒完。何進心裏尋思著。

“本初之意,我該當如何?”

袁紹挺胸道:“大將軍所慮者,一為太後不允。隻是太後不知人心險惡,雖與大將軍同胞,可久居深宮,對閹寺的信任……嗬嗬,莫要忘記,聖上雖是大將軍的外甥,更是太後親子。若太後對大將軍心生疑慮,隻怕大將軍就要危險了。”

何進吸了一口氣,“本初之言,甚為在理。”自己妹子對自己不滿,這個不好辦。

“京畿之兵能否聽從大將軍調遣,不可不顧慮。更何況董太後之死,亦是大將軍的一處軟肋。京畿之地,對大將軍不滿者,甚多。”

何進猛點頭“招外兵之事,不知何人可當之?”

“並州刺史丁原,素來重用。其兵馬就與胡人交戰,可謂大漢精兵。且丁原帳下,猛將如雲。正好可以令他入洛陽,拱衛、震懾京畿,到時候誰人敢觸大將軍鋒芒。”

何進說:“丁原卻為猛將。”

“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皆為人傑,可為合適人選。”

“還有呢?”

“涼州刺史,新任並州牧董卓,豫州牧,新任太尉黃琬……都是人中之雄。幾路兵馬一至洛陽,則閹寺可除,大將軍也能整肅兵馬,宣揚我大漢兵威,為聖上揚名,令宵小藏匿。此乃一舉數得,大將軍以為如何?”

其他幾路人馬,何進倒是都無所謂。

唯有董卓……他若入洛陽,好嗎?

袁紹笑道:“大將軍,可是擔心董卓?”

“正是。”

“難道大將軍不以為,董仲穎在涼州方為虎,在洛陽……嗬嗬,隻怕他入京,總不可能把幾十萬大軍都帶在身邊。到時候大將軍有各方豪傑相助,董仲穎也難與大將軍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