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漢靈帝尋思著,讓司馬懿掰斷竹簡,當最後一根為單數時候,他就同意蓋勳為京兆尹。可是司馬懿掰竹片掰久了,力氣自然跟不上,速度不由的慢了下來。漢靈帝不由的著急起來,這樣下去不知道要多長時間。
轉念之間漢靈帝有了新主意,他拿起一根已經掰斷的竹片,往上一拋,心裏默念著,有字的一麵向上代表讓蓋勳去,有字的一麵向下代表讓蓋勳不去。竹簡掉落的瞬間,赫然是有字的一麵向下。
漢靈帝尋思,這麼不算,三局兩勝,又扔了一遍依舊是有字的一麵。漢靈帝一看,也罷,這個是上蒼的想法。
“也罷,朕依了張溫之請,就讓蓋勳去當京兆尹!”漢靈帝突然發聲道。
蹇碩聞言大喜:“陛下,英明!”
司馬懿還在掰竹片,皇帝沒有下命令,不敢停下。
漢靈帝看到司馬懿仍然在掰竹片,就說道:“仲達,你且停下。你知道朕為何讓你掰竹簡乎?”
司馬懿心想,你個無聊皇帝,誰知道你怎麼想的呀!你丫就是一個神經病。
可現在是漢末,這個人是皇帝,得罪不起。而且得使勁拍皇帝的馬屁,並且要拍得漢靈帝龍顏大悅。
“陛下聖明,吾剛才似有穿越之感!”司馬懿清清嗓子開始琢磨如何回答。
“陛下讓我掰竹簡,開始我不得其意,但陛下叫我停下時候,我瞬間頓悟,陛下之深刻含義,此等含義,隻有耳聞目睹陛下之教誨才能體會……”司馬懿繼續瞎掰。
“哦,你且道來。”漢靈帝被吊起了胃口。
“陛下叫我掰竹簡含義有三。”司馬懿清清嗓子,思路基本想清楚了。
“仲達,你且說來,不要吞吞吐吐。”張讓也被吊起來胃口。
“第一、陛下告誡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乃所謂的眾誌成城其利斷金。猶如這個奏章,如果卷成一卷,我們是掰不斷的,因為他們團結在一起。一旦它裁成一片一片,我等小兒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把它掰斷。因此做事情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起來才有力量……”司馬懿就這點滔滔不絕的展開論述。
包括漢靈帝在內都愣住了。這個比喻確是恰到好處。眾人連忙點頭。
“仲達,第二是什麼?”蹇碩與趙忠幾乎同時問道。
“第二、乃是陛下告誡我等的就是團結就是力量之反麵,一盤散沙,就要被消滅。對於報團之敵就要分化瓦解,對於複雜事物就要分而治之。就好比這個奏章,如果卷成一卷,我們是掰不斷的,我們要掰開他,隻有先把他搞成一片片。這樣我們就能掰斷整個奏章……”
“仲達所言極是!第三點是什麼”漢靈帝問。
“第三、乃是陛下告誡我等做事要張弛有度;同時陛下告誡我等,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才可克之。猶如我掰一片片竹片,開始我的力氣大,很容易就掰斷,多掰了幾次就很費力了,到了最後猶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因此就是掰竹片這等事情,也是要張弛有度,不能一味的用蠻力……”司馬懿好不容易講完這大段的拍馬屁的話。
司馬懿這番話雖說是穿鑿附會的馬屁話。但是隱喻說得非常在理。不由的,眾人陷入了沉思。
為何司馬懿的一番比喻會讓眾人陷入深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