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此刻不停的嘀咕是什麼地方,有此怪異之事,聽哥哥司馬朗與袁公子談起過,白馬寺邊“露水集”。但是那地方出賣的一些古董或文房之物也是要錢的或者以物易物。正在司馬懿思考當中,隻聽馬車停下。前排之人下車似乎通報什麼,片刻,前排駕馬之人回來,並未坐上車,而在前排牽著韁繩緩步前行。經過七拐八拐後,車輛停下。司馬懿下車之後四周看了看,突然一拍腦袋,心裏暗罵自己:“真是笨呀,這裏就是皇家園林呀,這個類似與現在還有的頤和園一樣的。”
兩人並未察覺司馬懿的反應,其中一人攥住司馬懿的胳膊,怕司馬懿逃跑似的,另外一個人推著司馬懿拐過大門,順著走廊,再一轉,接著沿著路左拐一次,然後再右拐一次,進入一個房間。司馬懿明白了旁邊的兩個人是宦官,但是穿著確是尋常人家的衣服。其中一個人道:“司馬公子,實不相瞞,我兩乃宮中之人,今天乃宮中集市之日。皇上最近嫌吾等裝扮業餘,所以叫我等負責尋買者。”司馬懿大致明白了怎麼回事情。隻見兩宦官,分別摸了摸司馬懿的全身,可能搜查司馬懿身上是否有刀劍之類的利器,然後邊說道歉。接著他們又開始講注意事項,比如買東西要真的買一樣,要討價還價,要這要那,總之就是要跟真的一樣,要跟在外頭買一樣。兩人正在囑咐著,這時從外麵進來一夥商販著裝之人,些許市井著裝之流進來,一群人嚷嚷道:“大夥兒,趕緊準備著呀,集市要開始了。”司馬懿大感有趣。隨著眾人來到所謂的集市。
漢靈帝他在後宮開辦集市,令宮女,宦官們賣菜賣肉,自己也穿著商賈的衣服湊熱鬧。皇帝錦衣玉食,不愁吃也不愁穿,但並非沒有遺憾,正所謂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皇帝劉宏貴為天子卻隻能每天待在深宮之中,皇宮雖好,時間長了也沒什麼新鮮了,劉宏反倒對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彙聚的集市產生了興趣,那裏的東西雖比不得皇宮卻也有著數不盡的各地土產好玩的玩意,劉宏很想過過市井生活,吵吵鬧鬧的市場對劉宏有著特別的誘惑。貴為天子,劉宏不能像老百姓一樣上街逛市場跟人討價還價。畢竟皇帝是有身份的人,但有身份的劉宏偏偏喜歡平民化的生活,想找到討價還價的感覺,為這,劉宏在宮裏專門辦了個市場,一切都模仿正規市場,外麵有的這裏都有,而且更豪華更氣派,什麼布店、米店、鮮魚店、裁縫店,珠寶店、古玩店應有盡有。此間心態看似荒誕,但是卻與他孩提時候的遭遇有著密切的關係。劉宏是漢章帝的玄孫,也是河間王的曾孫。漢靈帝的父親解瀆亭侯劉萇與桓帝劉誌是堂兄弟,劉宏是桓帝的親堂侄,當皇帝的時隻有12歲。靈帝是很早就是一個孤兒,從心理學上來說兒童的經曆會對人的一聲落下不可磨滅的印跡。當時河間時期正好走向沒落,困窘。因此導致漢靈帝對錢有異乎尋常的感覺。
且說宮中集市開始了,可見各個買賣人家並不熱情,隻見相互走來走去確未見誰發生。司馬懿倒是不見膽怯,雖然有兩個小宦官千叮嚀萬囑咐的各種事項,但是目前這個市場確實比城外集市要熱鬧與豐富很多。
司馬懿直奔主題他首先找到了賣圍棋的地方,先問起了價錢,隻見對方懶洋洋的,不見搭理。司馬懿又問了幾句,對方不耐煩的說了一句:“自個兒取就是,羅羅唕唕的”司馬懿也不客氣正要取,可是發現木製棋盤太大不好拿。於是放下圍棋,說到,我呆會來去。
於是司馬懿先去取了兩塊壽山石。這時突然人聲鼎沸起來,司馬懿知道估計皇帝來買東西,可是轉頭看看,也未見什麼特殊的地方。司馬懿這個時候回到了賣圍棋的地方,想徑直取走圍棋,隻見那宮女嬌笑到:“你這個小哥,怎麼這麼不懂規矩。這圍棋需3萬錢,少一子可不賣。”
司馬懿跳將起來不經思索的罵到:“你妹呀,有你這麼坑爹的嗎?”由於司馬懿的聲音巨大,並且用的是新名詞。周圍的人不由的轉過頭來看著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