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的航行引起法國人的熱情效仿。雖然當時英法兩國正在打仗,但出於榮譽感,法國人決定,其艦隊不會騷擾庫克船長曾經使用過的船隻。1783年,弗朗索瓦·德·拉·佩魯斯奉命率領探險隊完成庫克的工作。他探索了亞洲東北海岸,考察了庫頁島,穿過庫頁島和日本之間的海峽——人們常以他的名字稱呼這條海峽。在堪察加半島,佩魯斯讓隨船的俄語譯員萊賽普先生登岸,委托他把他的航海日誌和調查報告送回國。萊賽普親自仔細考察了堪察加半島,並且成功地從陸路回到巴黎,成為了第一個從太平洋地區來到大西洋地區,跨越新舊兩塊大陸的歐洲人。追隨庫克的足跡,佩魯斯考察了新南威爾士海岸。令他驚奇的是,1787年,當他的船進入位於海岸中段一個條件優良的港口時,他發現一些英國船隻正在那裏建立澳洲的第一個殖民地。佩魯斯又請英國人幫他把新的考察報告帶回國,然後便開始探索新荷蘭沿岸地區,但此後便無消息傳回。直到1826年,人們才在斐濟附近的瓦尼科羅島發現了他的探險船隻殘骸。
如我們所見,庫克探索完澳大利亞東岸之後,人們就在那裏建立了定居點。後來,菲利普船長把一些罪犯送到博塔尼灣。從那時起,英國探險家們逐漸掌握了澳洲沿岸和內陸地區的準確情況。在第二次航行時,庫克曾使用過一艘船,粗略地考察了範迪門蘭德,他得出結論:該地與澳洲主陸相連。然而,1797年,海軍外科醫生巴斯和六名船員乘坐一艘小型捕鯨船從傑克遜港來到南部,他們發現大陸南端與範迪門蘭德之間有一片開闊海域,於是這裏便被稱為巴斯海峽。1799年,巴斯的同伴弗林德斯從東邊的路文角沿南岸航行,在恩康特灣遇到一艘法國船,“恩康特”就是法語“偶遇”的諧音。繼續前行的弗林德斯發現了菲利普港。P.P.金船長在1817年至1822年的四次航行(考察了河流的出海口)之後,澳大利亞沿岸地區已經出現了很多定居點。
現在隻剩內陸地區有待探索。考察東海岸地區比較困難,因為有藍山山脈的阻隔,而且溝壑縱橫,崎嶇難行,讓考察者經常走入死胡同。不過,在1813年,菲利普·溫特沃斯設法越過了各種山川溝壑,在西邊找到了一個肥沃的高原。第二年,埃文斯發現了拉克蘭和麥格理河,並且深入到更遠的巴瑟斯特平原。1828-1829年,斯圖爾特船長沿著達令和墨累兩條大河考察,獲得了很多全新的地理信息。1848年,德國探險家萊卡特在試圖向北穿越內陸時喪生。但是,在1860年,兩位探險家——伯克和威爾斯——成功地沿著東海岸從南方來到北方。在1858年至1862年的5年中,約翰·麥杜渥·斯圖亞特完成了更為困難的壯舉——從南向北穿越澳洲大陸中部,目的是為架設電報線路進行勘探,後來線路架設成功。這時候,定居點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整個澳大利亞東海岸,隻剩西邊的沙漠沒有探索。後來,在1868年至1874年間,約翰·弗雷斯特穿越了西澳大利亞,其長度與中央電報線相當。在1872年至1876年間,歐內斯特·賈爾斯在北部完成了同樣的壯舉。在1897年,丹尼爾·卡內基議員從南部的庫爾加迪金礦來到北部的金伯利礦區,將前麵的兩條路線連接起來。這些探險加深了我們對澳洲內陸的了解,而且用事實證明了這些知識是值得我們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