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西南的黑水流域,有個地方叫都廣之野,後稷就葬在那裏。那裏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各種穀物自然生長,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可以播種。鸞鳥自由歌唱,鳳鳥自由跳舞,靈壽樹花果飄香,草木繁茂。各種動物棲息在一起,相互間和諧共處。那裏的草類冬夏常青。
大批外星人返回“天國”,地球上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外星人,他們帶領地球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雖然有些辛苦,但安樂祥和。後稷就是教地球耕種的外星人,為了紀念他,人們在他墳前撒下了各種穀物的種子。“冬夏不死”的草在中原一帶有很多。
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有禺中之國。有列襄之國。有靈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蝡(rú)蛇,木食。
有鹽長之國。有人焉鳥首,名曰鳥氏。
在南海之內,黑水、青水流域之間,有一種樹叫若木,若水就發源於此。
有個禺中國。有個列襄國。有座靈山,山中的樹上有一種紅顏色的蛇,名叫蝡蛇,以樹木為食物。
有個鹽長國。那裏的人長著鳥一樣的腦袋,人稱鳥氏。
因為是“海內經”,所以“南海之外”應是“南海之內”的筆誤。蝡,同“蠕”。
外星人戰爭之後,外星人內部開展了“大生產運動”試圖自救,以返回“天國”。他們準備發射載人航天器,航天器安在發射架上,地球人遠遠地看著,卻不知如何描述,於是把航天器和下麵的火箭說成了蛇,把發射架說成了樹。“木食”不是以“木”為“食”,而是“木上食”,是說航天員加班加點,以致忙得在航天器上吃飯。
有九丘,以水絡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參衛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曰建木,百仞無枝,有九欘a(zhǔ),下有九枸b(jǔ),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皞a(hào)爰過,黃帝所為。
有九座山,都被水環繞著,分別是陶唐丘、叔得丘、孟盈丘、昆吾丘、黑白丘、赤望丘、參衛丘、武夫丘、神民丘。有一種樹,青色的葉子,紫色的枝幹,開黑花,結黃果,名叫建木。此樹百仞之下沒有枝杈,樹頂有九根彎曲的椏枝,樹下有九條盤旋交錯的根,這種樹的果子像麻籽,葉子形狀像芒樹葉。大皞爬過此樹,這種樹是黃帝種植的。
《海內南經》載:“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苉,其名曰建木。在窫窳西弱水上。”同樣是建木,兩處描寫卻沒有一點相似之處。《海內南經》中的建木解決的是外星人和地球人穿衣問題,本段中的建木是製造車輛的材料,解決的出行問題。
有窫窳,龍首,是食人。有青獸,人麵,名曰猩猩。
西南有巴國。皞生鹹鳥,鹹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
有國名曰流黃辛氏,其域中方三百裏,其出是塵土。有巴遂山,澠(shéng)水出焉。
又有朱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
窫窳獸長著龍一樣的腦袋,吃人。還有一種青色的動物,長著人一樣的麵孔,名叫猩猩。
西南方有個巴國。大皞生了鹹鳥,鹹鳥生了乘厘,乘厘生了後照,後照就是巴國人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