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可持續發展與綠色未來(5)(1 / 3)

房屋的取暖設備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用半導體二氧化錫薄膜來取暖,這種薄膜被塗在穿衣鏡上當給它通電以後,它便輻射出溫暖的熱流。而鏡子照樣是透明的,不妨礙主人的梳妝。也可以在牆上貼上美麗的半導體取暖紙,這種紙由兩層絕緣紙和一層導電紙做成,通電以後,整個牆壁就成為一個輻射取暖器了。當然,還可以在案頭裝一台像收音機那樣大小的半導體取暖、製冷機,隻要改變通過它的電流方向,就可以使它在冬天取暖、夏天製冷,保證室內“四季如春”。這就更是妙不可言了。

充氣建築

大家小時候,一定玩過肥皂泡的遊戲吧?大家或許沒有想到,小小的肥皂泡竟使那麼有心的建築師從中得到了啟發:要是能把肥皂泡做成屋頂,那該多好!於是建築師設想,如果使它們改成氣球一類的材料,那麼它們既有肥皂泡的輕盈,又有一定的牢度,倒是很有希望作為屋頂材料的。

1968年,法國巴黎的一次展覽會,建築師就大膽地建造了一座充氣建築,它用高強度的塑料薄膜,先做成農村冬天種植作物的塑料大棚的模樣,然後往裏麵充入空氣,使裏麵的氣壓稍高出外邊大氣壓一點點,整個塑料膜就鼓起來了。這種既新穎又古怪的房子,吸引了眾多觀眾,轟動了整個展覽會。之後不久,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建築師都開始紛紛仿效。

如果說火奴魯魯島上,一夜之間采用短線穹窿建造成一座音樂廳,仿佛像阿拉亭手中的神燈一樣神奇,那麼充氣建築就更加迅速了,它隻需幾個小時就能夠“吹”出一座房子來。充氣建築建造之快,沒有哪一種建築形式能與它相比較的。稱得上是世界之最。

除了這種內部充氣的結構之外,人們還研究出一種稱為構架式充氣建築的。所謂構架式充氣建築,就是指屋內不必充氣,而是讓屋內的梁、柱、拱架之類,像自行車輪胎那樣充氣做成。不用磚石、木頭或鋼鐵和鋼筋混凝土做梁、柱。這個梁、柱,一旦充氣,就具有很好的剛性,十分堅固。最後,在由充氣的梁、柱架築起來的“骨架”上,鋪蓋上塑料布、玻璃纖維布之類薄膜材料,用繩索錨固在地上,就成為一種充氣建築了。它的優點是不必使整座建築內部充氣,因而可以減少不斷補充氣體和防漏的設備的費用。缺點是建造起來不及內部充氣的簡便快捷。

充氣建築已普遍在倉庫、臨時住宅、野外工作人員住房等方麵得到使用。並且,在水壩建設上,充氣結構還帶來了新的形式——充氣水壩。這種水壩,其實是個巨大的橡皮袋,它長長地橫在水庫出口,一旦讓袋中充滿氣,它就像一堵堅固的壩體,把水流堵住。如果水庫要放些水,隻要讓袋中氣體放掉一部分就行,使用十分簡便。

建築師預言,充氣建築將來必會廣泛應用於廠房、倉庫、暖房、遊泳池、體育場、電影院、劇院……成為“萬能”的結構。因為它的跨度可以做得很大很大,不僅可以覆蓋島嶼、城市,甚至可以用來覆蓋麵積更大的沙漠、冰原。所以,它對於人類改造自然、氣候,將是最有效的形式。

節能建築

電與現代化建築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一座建築物裏沒有電,居住者的生活和工作將極不方便。但另一方麵,隨著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一幢幢高樓大廈的能源消耗也在不斷擴大,並影響到周圍環境。這種狀況如何才能得到避免呢?世界環保組織指出:發展“節能建築”應成為一個國家製訂能源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展覽會上的節能建築

20世紀90年代以後,絕大多數的發達國家把發展“節能建築”與推廣“智能建築”結合了起來,以便通過“智能建築”來達到節能的目的。隨著電腦及自動化控製技術的逐步完善,我們已經完全有條件對建築物的節能進行綜合管理並獲取最佳效果了;各種節能手段,諸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源的推廣,以及節能燈的廣泛普及,使“節能建築”已成為可能;大量節能建材進入市場,使城市建築物的設計出現了根本性的變革。據世界環保組織的調查,發達國家發展“節能建築”的成績很好,在已經推廣“節能建築”的城市中,就建築物本身來說,單位建築麵積耗能下降了25%~35%,有的甚至達到40%以上;就整個城市而言,美國擁有“節能建築”的城市,能耗普遍下降了3%~6%,這就意味著該城市每年可以節省能源開支數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