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明火種——國外古代通信(1 / 1)

1.夜幕下的“啟明星”——燈塔通信

燈塔通信起源於古埃及的信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達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鍾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裏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國王托勒密二世菲萊戴爾夫之命在埃及亞曆山大城對麵的法羅斯島上修築燈塔,高達85米,日夜燃燒木材,以火焰和煙柱作為助航的標誌。法羅斯燈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1302年毀於地震。9世紀初,法國在吉倫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燈塔,至今已兩次重建,現存的建於1611年。

在古老的燈塔中,意大利的萊戈恩燈塔至今仍在使用。這座燈塔始建於1304年,用石頭砌成,高50米。美國第一座燈塔是建於1716年的波士頓燈塔。此後,1823年建成透鏡燈塔,1858年建成電力燈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軟地基上建造燈塔,1906年建成第一座氣體閃光燈塔。1850年,全世界僅有燈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發光航標在內,燈塔總數已超過55000座。

2.天地“對話”——通信塔

通信塔是架起天地之間信息的橋梁,它是接收和發射無線電和光波的重要通信器材,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非常普遍。不管是高山還是峽穀,無論是草原還是平原,通信塔鶴立雞群的身影無處不在。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係統。這個係統由建立在巴黎和裏爾230千米間的若幹個通信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杆,人們可以使木杆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杆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杆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公裏的距離內僅用2分鍾便可完成一次信息傳遞。

3.無聲語言——信號旗通信

船上使用信號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曆史了。旗號通信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信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信的一種重要方式。

在進行旗號通信時,可以把信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意義。通常懸掛單麵旗表示最緊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內容。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麵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

由旗到語的演變——旗語

信號旗從當初單純的信號標誌,經過風風雨雨上百年的豐富和發展,已然成為一種具有國際標準、成熟的無聲信息語言——旗語。

旗語是世界各國海軍通用的語言。不同的旗子,不同的旗組表達著不同的意思。但對於專業人員來說,卻是一種公開的秘密。

在15?16世紀的200年間,艦隊司令靠發炮或揚帆作訓令,指揮屬下的艦隻。1777年,英國的美洲艦隊司令豪上將印了一本信號手冊,成為第一個編寫信號書的人。後來海軍上將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記”字母,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語字母。1805年,納爾遜勳爵指揮特拉法加之役時,在陣亡前發出的最後信號是波帕姆旗語第16號:“駛近敵人,近距離作戰。”

1817年,英國海軍馬利埃特上校編出第一本國際承認的信號碼。舫海信號旗共有40麵,包括26麵字母旗,10麵數字旗,3麵代用旗和1麵回答旗。旗的形狀各異:有燕尾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顏色和圖案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