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無憂(2 / 2)

無憂臉色先是一沉,又歸於平淡,然後有些失神,少傾,他強打著精神說道:“阿彌陀佛,雲語師弟的話看似十分有理,可是為兄卻是不敢苟同,因為在貧僧看來,佛理的修法很簡單,貧僧主張不憶念、不作意,隻如睡覺一樣地安住;師弟想得太繁瑣了一些,一切由心而生,由心而滅,走向簡單就可,何必要這麼複雜?”

雲語認真的看了一眼無憂笑道:“無憂師兄,看來咱們兩個的看法有許多不同之處呢,能否闡述一下您的根據?或者是說一下你的看法。”

無憂陳述他的觀點:“萬法都是分別心所造,作善不善業,其結果不外乎往善趣和惡趣二途,仍未解脫生死輪回,而且是成佛的障礙。

譬如黑白兩雲,任何一種雲都是障蔽天空的,須都不作意,由任何也不思想而完全解脫生死輪回。

任何也不作意、不加分別、不去觀察,即是‘無緣’,這與一時頓入十地無異。”又說:“修十度的十行法,是佛為下根人宣說的法門。”並以比喻對雲語法師說:“你講的先從皈依發心起修的方法,就如猴子爬樹一樣,而我的不憶念而成佛的修法,就象金翅鳥直接降落在樹頂上一樣。”

雲語法師辯論道:

“如你所說任何也不思想,即是舍離了‘妙觀察智’,這樣也就舍離了出世的智慧。

如果僅作‘無想念’,那麼昏倒或失去知覺的時候,也就應成為證得了‘無分別’的出世智慧。”

針對無憂所作的譬喻,雲語法師說:“你所作的譬喻與你的觀點正好相違。

因為金翅鳥一開始也要從地麵起飛,越飛越高,最後才到達樹頂的,並不能一開始就飛到了樹頂,所以與你的一開始就不作意、不伺察、僅放鬆安住的觀點恰好相違。”

無憂原來暗淡的臉色又黑上了幾分,隻能緩緩的說道:“並非如,我隻是希望一切順其自然而已,不要去強求。”

雲語淺笑,又道:“按照無憂法師的觀點,有不知法界的本性、不用修法就可成佛的過失”。

因為一開始就不觀察、不憶念,僅放鬆安住,這即是不知法界本性;睡眠即是禪定,即不用修法。”

接著,雲語法師又發問說:“按照你的觀點,不需修就已成佛了,那麼以‘不憶念’去修也就沒有必要。

如果你說一開始還未成佛,還需要慢慢去修,那也就不成你所說的頓門修法。

比如登山,須一步一步攀登上去,如果未邁一步,說是已到了山頂,這是不可能的。

同樣,你說需要修,但是又說不憶念,不作意什麼,不修什麼,放鬆安住,這樣是不可能到達成佛的目的地的。

資糧未圓滿,業障也未清淨,怎麼可能圓滿斷證功德成就佛果呢?如你所說什麼也不須作,隻須睡眠,依此理則應連飯也不用吃了,但那就會餓死,哪裏還談得上成佛呢?”

無憂見狀,起身行了一禮,然後一揮手,果斷的走下了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