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江東一有識之士,名崔詢。祖上曾封過爵傳了三代爵位,待到他時已是第四代無法襲爵。家道雖中落,但萌祖上餘蔭,在當地也是一位豪紳。又因祖上曾與上京大族林家定親,取了時任兵部侍郎葉蕪之女葉洛為妻。婚後一年洛有了身孕,待到生產時,產房顯凶兆血光大作,唬的產婆掉頭就跑,稱這是妖星降世,生不得,快放火燒屋。

崔詢哪裏忍心,倒不是憐惜孩子。他與葉洛雖從父母之言,卻也彼此稱對方心意。相伴一年,已是琴瑟相和。眼看葉洛就要難產而死,突然響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這聲音沉穩,卻如驚天霹靂一般震醒了崔詢。他扭頭望去隻見一渾身破爛的邋遢和尚正微笑的望著他。

崔詢艱難作揖道:“大師來此何為?”

“渡你。”

隻兩字驚的崔詢大汗涔涔,原來去年迎娶葉洛之時,這和尚就來過。當時在婚禮上勸崔詢隨他出家去吧,省的日後生出是非。崔詢年少氣盛並沒多想。當場反勸和尚還俗。引得賓客大笑連連,隻當他是個嘩眾取寵的瘋和尚。和尚並未生氣,在臨走時說道:“崔施主,和尚隻能渡你三次,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及至今日今時之景,崔詢再不敢造次,說道:“大師我願意跟你走,隻求救救內人。”

和尚道“那是昨日之渡,今日之渡,並不如此。你若想救人,必先允了和尚兩件事。這第一件事就是,封了你這孩子的心智,他一生隻得癡傻度日。這第二件事就是他二十及冠之前不得成親。”

崔詢沒空細究這其中奧妙,隻是連連答應。和尚含笑點頭,雙手合十誦《血盆經》。隻片刻產房內血光消散,一聲嬰兒啼哭響起。緊接著傳來屋內丫鬟的報喜“老爺,是個男孩,母子平安。”崔詢大喜,正欲向和尚道謝,卻不見蹤影。隻先前站立的地方留了四句箴言:

“九去一者最無情,一生癡傻一生安。梨山終有落曲時,水中月上鴛鴦亂。”

和尚走後,崔詢來到產房看望葉洛,安慰她不要亂想,已有得道高僧驅了此晦氣。那孩子起名崔乙,此後十年正應了和尚之言,崔乙癡傻,連話都說不清楚。後來,葉氏去世。崔詢悲痛之餘,無心管教癡傻的兒子,便將崔乙送往江東膠州梨山一道教門派,落雨門,修身養性去了。借天地玄妙之氣,損不足而奉有餘。望有朝一日恢複心誌後可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