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個居委會工作的時候,認識了一對母子,他們的生活過得異常艱難,母親喪夫好些年了,靠每月幾百元的政府救濟金過日子,年僅十八歲的兒子健健因股骨頭壞死,下肢癱瘓兩年多了,期間,做了好幾次手術,就是不見好轉。
他們家就住居委會附近,晴好的日子,我常常看到母親用輪椅推著健健外出散步。雖然,他們的日子過得很苦,但他們有說有笑,並不見悲悲戚戚的樣子。奇怪的是,每次母親把健健推到一個小公園後,就折回家去了,把健健獨自一人留在小公園裏。健健玩累了,也隻能自己用手轉著輪椅回家。
有一個夏日,天空驟降大雨,我遠遠地看著健健轉著輪椅來到了一個小坡前,因為路麵濕滑,健健幾次努力都未能衝上小坡。我趕快跑過去,要給健健加把勁,就這時,我看到一個身影在屋簷下衝我擺手。原來,是健健的母親,她正看著狼狽不堪的兒子而無動於衷,她還一個勁地示意我不要幫忙。
多麼狠心的母親啊!兒子身患重病了,她還要眼睜睜看著兒子吃苦頭。我暗自埋怨這位母親。
第二天,健健的母親找到我,說:“昨天,謝謝你沒有去幫助健健。”
見我一臉疑惑不解的樣子,健健的母親繼續說:“如果,健健得到了你的幫助,健健便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廢物了,心情也會變得悲觀了。我之所以把健健留在小公園裏,我隻是要留給他一點自由成長的空間,讓他學會獨自去麵對這個社會。”
之後的一年多裏,我依然可以看到這對母子,隻是,健健用手轉輪椅的速度更快了,也能跑得更遠了。上個月,健健還在附近超市找到了一份收銀的工作,能自己養活自己了。
我想,有時候,為人父母就應該像這位母親這樣,在兒女最苦最難的時候,讓兒女獨自挺一挺,挨一挨,從那以後,兒女吃再多的苦也就不覺得有多苦了。
作家劉墉說——自己去成長,自己去成功。不是嗎?來自外界的幫助再多,也是有限的,除此之外,人生的成長、成功還得靠自己。
1、坡上立著一隻鵝,坡下就是一條河。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2、山上五棵樹,架上五壺醋,林中五隻鹿,箱裏五條褲。伐了山上樹,搬下架上的醋,射死林中的鹿,取出箱中的褲。
3、山前有隻虎,山下有隻猴。虎攆猴,猴鬥虎;虎攆不上猴,猴鬥不了虎。
鼻韻母練習
1、扁擔長,板凳寬,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2、一平盆麵,烙一平盆餅,餅碰盆,盆碰餅。
3、任命是任命,人名是人名,任命不能說成人名,人名也不能說成任命。
4、山前有個嚴圓眼,山後有個嚴眼圓,二人山前來比眼,不知是嚴圓眼的眼圓,還是嚴眼圓比嚴圓眼的眼圓?
複韻母練習
1、磨房磨墨,墨碎磨房一磨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兩眉灰。
2、出南門,走六步,見著六叔和六舅,叫聲六叔和六舅,借我六鬥六升好綠豆;過了秋,打了豆,還我六叔六舅六十六鬥六升好綠豆。
3、哥挎瓜筐過寬溝,過溝筐漏瓜滾溝。隔溝挎筐瓜筐扣,瓜滾筐空哥怪溝。
4、山前有個崔粗腿,山後有個崔腿粗。二人山前來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還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唇音練習
1、老方扛著黃幌子,老黃扛著方幌子。老方要拿老黃的方幌子,老黃要拿老方的黃幌子,末了兒方幌子碰破了黃幌子,黃幌子碰破了方幌子。
2、粉紅牆上畫鳳凰,紅鳳凰,粉鳳凰,粉紅鳳凰,花鳳凰。
3、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兒,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兒。
4、八百標兵奔北坡,北坡炮兵並排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舌尖中音練習
1、你會燉燉凍豆腐,你來燉我的燉凍豆腐;你不會燉燉凍豆腐,別胡燉亂燉燉壞了我的燉凍豆腐。
2、老羅拉了一車梨,老李拉了一車栗。老羅人稱大力羅,老李人稱李大力。老羅拉梨做梨酒,老李拉栗去換梨。
3、有個麵鋪門朝南,門上掛著藍布棉門簾,摘了藍布棉門簾,麵鋪門朝南;掛上藍布棉門簾,麵鋪還是門朝南。
4、大刀對單刀,單刀對大刀,大刀鬥單刀,單刀奪大刀。
舌根音、舌麵音練習
1、七加一,再減一,加完減完等於幾?七加一,再減一,加完減完還是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