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第一個相關者(2 / 2)

<\/p>

\t西晉末期的八王之亂,徹底打垮了這個短命朝代最後一絲元氣,中原地區被諸侯王打爛了,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選擇了離開中原這個混亂之地,選擇定都鄴城。

<\/p>

\t但在那個時期,鄴城也不是安穩定的地方,江南在西晉末年也發生過幾次大的動亂,這三次動亂都以江南士族的強力鎮壓而告終。

<\/p>

\t但這三次動亂還是不可避免的影響了鄴城的穩定,鄴城也曾經落入地方實力派手中多年,這一段動亂時期造成了曆史資料的損失,在那個人吃人的時代中,誰還有時間去紀錄曆史啊。

<\/p>

\t而這名明代官員的考證中,就記述了這段曆史,他是從一位晉代將軍陳中之的墓誌銘中考證到的資料,證實了鄴城曾經在動亂時期,當時的占領鄴城的軍閥陳中之征調民力,進行了這次好大的工程。

<\/p>

\t這個工程的領導者陳中之,是西晉大將陳敏的侄子,這位大將陳敏曾經在江南發動叛亂,險些讓江南從西晉的版圖上獨立出去。

<\/p>

\t但陳敏的侄子陳中之,卻沒有站在他的叔叔這一邊,而是和江南當地豪強周氏一同鎮壓了這次叛亂,在戰亂時期的周氏也很信任這位陳中之將軍,還將鄴城這個重要的城市交給他鎮守。

<\/p>

\t就是在陳中之鎮守鄴城的這三年,征調了全城的勞動力開始了這次工程,在叛亂平息之後,這位識相的陳中之將軍將鄴城重新交給周氏,就此離開了江南地區。

<\/p>

\t但是陳中之到底在鄴城幹了什麼,這是所有史書都沒有記載的,明代這位官員也隻是批判了他濫用民力,殘暴不仁而已,卻也沒有考證這個將軍到底為什麼這麼做。

<\/p>

\t找到了關鍵人物,簡莘開始順藤摸瓜,尋找這位陳中之將軍的記錄,但是這位將軍十分的低調,他是西晉叛軍領袖陳敏的侄子,而陳敏原本是西晉的將軍,陳家也是西晉的豪門,這位陳中之是豪門子弟,卻鮮見關於他的記載。

<\/p>

\t要知道西晉的豪門子弟是最喜歡刷聲望的,陳中之簡直就是異類中的異類,不參加詩會,也不參加西晉流行的空談,而是從小就進入軍隊,成了叔叔陳敏麾下的一名參將。

<\/p>

\t不過陳敏對這位侄子也很喜愛,還多次向友人稱讚他的寶貝侄子,還留下了幾篇帶陳中之參加詩會的序言,但在陳敏叛亂之後,陳中之立刻率部離開,果斷的和陳敏做了切割,投入了敵對的西晉平叛軍,這也讓人頗感意外。

<\/p>

\t要知道西晉是九品中正製,是很講究家族門第的,而豪門大族對子弟的教育,也是現有家後有國,在國和家之間,這些貴族子弟都會選擇家,那時候可沒有什麼忠君愛國的教育,家族才是第一位的,忠於家族是每一個成員的使命。

<\/p>

\t這位陳中之竟然選擇背叛家族,還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背叛家族,在那個時代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