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t但是秦班本性上是個很堅持的人,他並沒有被這種壓力屈服,反而激發了更強的鬥誌,秦班一板一眼的完成動作,終於在高覺麵前十米的地方停了下來。

<\/p>

\t高覺感到全身上下都濕透了,而男主舞秦班更是汗水沾濕了衣服,高覺開始相信,這個舞蹈真的能夠鎮壓邪神了,明明是一蹦一跳的兩個人,給高覺的感覺確實一隻巨大的野獸,要不是秦班及時停下來,高覺真的要轉身逃跑了。

<\/p>

\t陽光已經撒滿了曬穀場,高覺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起仗舞!”

<\/p>

\t在一旁的簡莘向場上扔過來兩根長棍,這下子進入了舞蹈的第二階段,秦班和王昱雯拿起長棍,開始舉著長棍跳舞,有點類似非洲土著的那種舞蹈,腳下踩著淩亂的步法,不停的舞動著長棍跳動。

<\/p>

\t這是儺戲的第二階段,對應著舞蹈的第二項古老職能——軍事訓練,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軍隊裏還用‘戚舞’來訓練士兵,在那個時代,男兒跳舞是軍訓,也是一種鍛煉。

<\/p>

\t所以那個時代的很多舞蹈都是軍舞,古代先賢說過,“國之大事,在戎在祀”,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是出自《樂經》,聯係上下文的意思,應該是說舞蹈的重要意義,是在與軍事訓練和祭祀,這也是國家最重要的事情。

<\/p>

\t岱山村的儺戲也有這樣的特點,第一部分是祭祀舞蹈,第二部分是軍事舞蹈,在秦班兩人跳舞的時候,高覺來到了石磨的後麵,開始動手宰殺三牲。

<\/p>

\t老村長的筆記記載,宰殺三牲的過程一定要麻利,不能給三牲祭品帶來任何痛苦,這樣才能取悅山神,繼續鎮壓孤山中的邪神。

<\/p>

\t在古代的祭祀儀式中,祭品是不能收到虐待的,中國的宗教很早就進入文明時代,在思想界早就達成了共識,通過折磨的方式進獻祭品,那一定是邪神,正神是不會進食痛苦等負麵情緒的,就算是血食,也要讓祭品沒有痛苦的死去。

<\/p>

\t高覺拿出一把鋒利的小刀,他抱住小牛犢,麻利的切開小牛犢的頸動脈。

<\/p>

\t血水從小牛犢的脖子上噴出來,高覺一手捂住牛犢的脖子,一隻手拿著小刀,迅速的插進小牛犢的心髒中。

<\/p>

\t這隻小牛犢沒有叫一聲,就倒在了地上,沒有了心髒的壓力,它脖子上的血液停止了噴射,流到了地下的盆子裏。

<\/p>

\t高覺的半個身子都染上了鮮血,但是這會兒他已經顧不上清理自身了,他緊接著殺死小羊羔和小豬,當三牲的血液在盆裏混合的時候,高覺拿起石磨上的葫蘆,將水庫中的水倒了進去。

<\/p>

\t高覺將這個血盆放在石磨上,這時候舞蹈的第二部分已經結束,秦班和王昱雯相對而站,秦班突然動手,開始舉著手追趕王昱雯。

<\/p>

\t王昱雯則開始繞著石磨奔跑,秦柕的鼓聲變得急湊起來,饒了幾圈之後,秦班一下子抓住王昱雯,開始用手掐著她的脖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