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t這個時候還保持村子的編製,政府需要投入很大,服務的村民很少,為了更好的調動社會資源,鄴城搞了很多次自然村合並,將人口少的村莊並入人口多的村莊,這樣就能夠讓醫療、教育、交通資源更加有效的利用。
<\/p>
\t高覺在查到的資料上看,岱山村是因為人口太少被合並的,可是看到村子的景象,高覺卻有些懷疑了,他繼續問到:“村裏的人走的這麼倉促,連晾曬的衣服都沒有拿,你確定是因為自然村合並而離開的嗎?”
<\/p>
\t高覺也不是沒有見過廢棄的村子,這些廢棄村子最大的特色,就是搬的幹幹淨淨。
<\/p>
\t中國的農民都是樸實節儉的,在村子搬遷的時候,經常連井水的蓋子都會帶走。
<\/p>
\t這種搬遷又都是政府出錢出車,大家一般都戴上所有能帶的東西。高覺曾經到過這些廢棄的村子,這些村落都是幹幹淨淨,沒有剩下任何值錢的東西。
<\/p>
\t而岱山村的景象完全不一樣,村子中還留著不少東西,高覺甚至透過窗子,看到一戶人家,連床單被褥都沒有帶走。
<\/p>
\t秦柕也察覺到有些不對勁,村子留下的東西太多了,她抓著頭說道:“這是十年前的事情,我也記得不太清楚了,隻記得那天父親抱著我,說村子要搬遷了,就帶著我們一家去了縣城。”
<\/p>
\t秦柕羞愧的說道:“那時候我才十幾歲,記憶也不是很清楚了,哥,你還記得什麼嗎?”
<\/p>
\t秦班還是一副麵無表情的狀態,他在秦柕耳邊附耳說了幾句,秦柕對著高覺說道:“我哥也不知道搬遷的原因。”
<\/p>
\t王昱雯臉上還掛著笑容,她看到高覺將目光轉向自己,連忙說道:“我不是岱山村的居民,小時候在岱山村玩過幾個暑假而已,我也不知道岱山村搬遷的原因。”
<\/p>
\t高覺也知道問不出什麼東西來,他隻好暫時放下這個疑問,對著秦柕和王昱雯說道:“好了兩位,我們就不深究村子搬遷的問題了,我現在有一個新問題,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走光榮之路?”
<\/p>
\t王昱雯笑著說道:“高記者,老村長的筆記本裏不是記載了怎麼走光榮之路嗎?這個因為由你這個儀式的主持人決定,我和秦班哥都聽你的安排。”
<\/p>
\t高覺也是詢問一下大家的意見,既然王昱雯已經表態,他點點頭說道:“那我們就在村口舉行儀式吧,接下來我和秦班、王昱雯走光榮之路去水庫取水,簡莘和秦柕在村裏安排祭祀用的牲口和會場,希望我們能夠在夜色降臨之前回到村子,明天就能精力充沛的舉行儺戲了。”
<\/p>
\t秦班點點頭,表示同意高覺的安排,簡莘則有些擔憂的看著高覺,赤腳走上山是一段艱苦的旅程,她有些擔憂高覺的安危,高覺卻對著她投來安慰的眼神,簡莘也點頭同意了他的安排。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