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恐嚇信(2 / 2)

<\/p>

\t秦柕衣服口袋裏小心的掏出一個塑料紙包裹好的信紙,她直接將信紙遞給程源,重新坐回座位上,低下頭不再說話。

<\/p>

\t程源小心的展開信紙,這是一封常見的恐嚇信,就是那種將報紙上的字裁剪下來,黏貼在白紙上的恐嚇信。

<\/p>

\t恐嚇信上的字大小不一,看起來十分的費勁,而且這封信不是普通格式的恐嚇信,看起來是半文半白的詩句:

<\/p>

\t“血月湖重現之時,偽善者血祭之日”白紙上沒頭沒腦的黏貼了這一段話,程源和高覺都看的有些沒頭沒腦,他們看向秦柕,等待她的解釋。

<\/p>

\t秦柕抬起頭說道:“根據我們這裏的傳說,月亮灣原來的名字是血月湖。”

<\/p>

\t程源和高覺對視一眼,秦柕繼續說道:“據我們祖先的記載,在宋朝末年的時候,他們因為戰亂搬到這裏,剛剛抵達這裏的時候,月亮灣的湖水是紅色的,人和動物飲用了這裏的水,都會淒慘的發狂死去,河水連澆灌莊稼都不行。”

<\/p>

\t“但那個時候祖先們實在是跑不動了,迫不得已在月亮灣附近駐紮了下來,幸好發現了幾口古代的水井,這些水井都沒有被湖水汙染,大家就靠井水生存了下來。”

<\/p>

\t秦柕指著遠處的月亮灣的發源地說道:“那個時候祖先就住在那裏,在源頭那裏還有殘留的古代村莊遺跡,也有幾口還能用的古井,這是我小時候去過的地方。”

<\/p>

\t程源和高覺都沒有催促秦柕,他們本能的覺得,秦柕的這個故事和事件有莫大的聯係。

<\/p>

\t秦柕繼續說道:“一直到了明朝的時候,祖先的村落已經發展壯大,因為缺水,年輕人隻能離開家鄉,留下的老弱病殘又過的很辛苦,直到村裏出了一個能人。”

<\/p>

\t“這位祖先參加明代的科舉,一氣嗬成,從童生考到舉人,又從舉人考到殿士,最終得了一個二甲第一的名次,被選入翰林院擔任庶吉士。”

<\/p>

\t高覺點點頭,在明代能夠進入翰林院學習,那就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一下子考入了中央辦公廳一樣,日子絕對能夠飛黃騰達。

<\/p>

\t秦柕說道:“這位祖先對官場沒興趣,他專心在翰林院研究學問,參加了好幾次的編書工作,當時的皇帝看他無心仕途,也就封了他幾個館閣的官職,讓他安心在翰林院研究學問。”

<\/p>

\t高覺點點頭,明代的庶吉士,很多都是選擇了研究學問的道路,翰林院差不多是中央秘書處兼任中科院的一種機構,如果不願意升官,在翰林院可以呆上一輩子。

<\/p>

\t而且在翰林院中,可以自由的翻看皇家藏書,包括那些皇家收藏的禁書,孤本,善本。

<\/p>

\t所以秦柕的這位祖先,安安心心在翰林院裏當書蟲,秦柕接著說道:“這位祖先泡在翰林院的圖書館裏,就是為了研究出讓月亮灣恢複的方法。這位祖先查遍了翰林院的藏書,終於找到了解決的方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