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調查船除了推進和駕駛、導航外,船上還有係泊、起重用的絞車,抽水、抽油用的泵,通信設備,照明設備,生活設施,供電係統等,可以說是一座浮在海上的城市。

有些特殊用途的船必須專門設計。如前麵已經提到的科學考察船和海洋調查船,必須適應千變萬化的科學實驗的要求。此外還有許多種專用船,如拖船、浮吊船、潛水母船、冷藏加工船、打樁船、鋪纜船和水船等,都必須專門設計。拖船的拖曳力量要大,航速則不需要很高,船上的遠航設備也可以簡單一些,但它得能把比它本身大幾百倍的船或平台、沉箱等工程設備拖著走,或者是頂推、側推,幫助它們進出港、靠離碼頭、進入工作位置。浮吊船是海上的起吊設備,一般本身不會航行,要用拖船拖著走,上麵有幾十米高的吊杆、功率很大的絞車,能在海上吊起成百噸重的重物,進行安裝調試。潛水母船上有潛水員潛水作業所需的裝具、氣體、減壓艙和水下居住艙等設備,它的職責是帶著潛水員執行潛水任務。冷藏加工船是一座海上的冷庫和食品廠,可以把在海裏捕撈的水產就地加工保鮮。打樁船能在海上給海岸工程和近海工程的設施打樁,在上麵建造海上建築物。鋪纜船船艏有鋪纜設備,專門用來在海上鋪設海底電纜、海底光纜。水船專門為海上作業的船和缺乏淡水的島嶼運送淡水。

水對船的阻力比空氣對船的阻力大得多。海豚遊泳時不斷躍出水麵,可以增大前進的速度。水翼船、氣墊船和掠海翼船等特種船也學了海豚的這個本領。

水翼船的船體下部裝有水翼,低速航行時與普通船一樣浮在水麵上前進,船速增加時水流作用在水翼上產生升力,把船體前部托出水麵,作用在船體前部的摩擦力和波浪阻力就都不存在了,總的阻力大約小了一半。水翼船還有兩個優點,一個是受波浪的作用小,因此橫搖小;一個是大部分船體在大氣中航行,慣性比在水中小得多,發動機停止運轉後,比水麵船舶容易停船。

氣墊船氣墊船周圍被橡膠製成的圍裙圍住,船底的風機向下鼓風時,在圍裙所圍的空間,船底和水麵之間形成氣墊,把整艘船都抬出水麵,用空氣中的螺旋槳使船前進。這樣,船在水中所受的巨大阻力都不存在了。實際上氣墊船的航行跟飛機更為接近。

水翼船和氣墊船都要把船抬起來,所以不可能做得很大。海麵的波浪如果較大時,它們就不能工作了,所以一般都把它們作為快速渡輪或近距離客船使用。

掠海翼船是一種介於船與飛機之間的交通工具。在海裏滑行一段路以後,騰空而起,但又不像水上飛機那樣升上高空,而是在海麵以上不高的空中飛行。前蘇聯製造的“裏海怪物”號能載100噸左右重量,飛行數百千米。這種交通工具是很有發展前途的,比飛機經濟,比輪船快得多。

像魚兒在水裏邀遊

當人們看到魚兒在水裏自由自在地遊著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如果人也能像魚兒那樣在水裏遨遊就好了。

最早,漁民屏住呼吸,僅靠肺裏的氧氣潛到水下,采集海參、鮑魚和海藻。古典小說《鏡花緣》裏描寫了才女廉錦楓入海潛水為生病的母親采海參的故事,梅蘭芳還把這段故事改編成京劇。直到現在,在廣東、海南還有很多下海采集海產品的潛水姑娘。一般人在海水中屏氣停留的時間不超過1分鍾,最有技術的人在海水裏也隻能待上3分鍾,潛到幾乎有0.7兆帕壓力的66米深。這恐怕是人類所能達到的極限了。

深海潛水要想在水中潛得更深,停留時間更長,就得使人在水中能呼吸到氧氣,耐受得住更大的壓力。人的肺生來是在空氣中呼吸的,在水中就會窒息,而且海水中的溶解氧太稀薄,遠遠不能滿足人呼吸的需要。潛水員穿的潛水服能解決這個問題,把人和海水隔離開來。潛水員頭上戴著金屬頭盔,麵部前方有透明的觀察窗,口鼻不會接觸到水,可以在頭盔裏呼吸。金屬頭盔很結實,是一頂很牢固的安全帽。潛水服是硬的,但關節可以活動。腳下穿著笨重的鉛靴,使潛水員保持直立的姿勢,不會翻倒。潛水服的下部也有壓鉛,可把衣服拉平。呼吸氣體的壓力必須與外界海水的壓力平衡,否則潛水員就會受到海水的壓力,潛水服也會被壓壞。壓縮氣體管、電源線和通信線路都放在橡膠管裏,通到潛水母船上,這根橡膠管通常叫做臍帶。訓練有素的潛水員能在海水中觀察、施工、檢修和電焊。海岸工程和近海工程都少不了潛水員。潛水員拖著臍帶在水下工作,有被臍帶纏繞的危險。在淺海裏,潛水員可以不用母船供給的氣體,而用自己背著的壓縮氣瓶供氣,還可穿柔軟的潛水服,這樣在水下活動時就靈活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