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長老表態了,那剩下的人也不再猶豫,一個個急忙道出自己的意見。無疑,都是寧死不屈的漢子。
好一幅同仇敵愾的畫麵。
隻是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不怕死,真的是在為養他們的玄劍門著想的人有多少,那便不得而知了,隻有他們自己心中清楚。
玄劍門這一次的商議也算是圓滿的結局了,接下來便是眾人研究如何麵對三皇子。若一切都是他們的猜測那便沒有什麼太大的事情,若三皇子真的提出要玄劍門也參加門派弟子之間的切磋較技,那便是需要好好的研究了,能不翻臉便不翻臉,若真的沒有商量的餘地,那玄劍門便隻能與羅家聯合在一起去對抗紫雲宗和青陽宗了。至於之後該怎麼與羅家相處,那便是成功對抗了紫雲宗和青陽宗之後的事情了。
在玄劍門的所有高層在商議之時,天羅城內的各大豪門望族的高層也沒有閑著,幾乎所有的豪門望族都是全族在商討此事。而出奇的是所有豪門望族都覺得紫雲宗和青陽宗已經在暗中聯合在了一起,為了就是將玄劍門徹底在天羅城內連根拔起。將天羅城的三大宗門變成兩大宗門。而另一個共同麵對的疑問就是紫雲宗和青陽宗為何會在羅家派來私兵之時動手,這個時候可不是什麼千載難逢的良機,而且還是最不該動手的時候。
若是失敗了,鬧出一個三敗俱傷的場麵,那最後得利的可就是羅陽城羅家了。
若說紫雲宗和青陽宗這個時候出手是為了幫助羅家,那麼所有人都不會相信,一是羅家不可能收買的了紫雲宗和青陽宗,最為關鍵的是羅家拿什麼才能收買得了這兩個宗門。二是這件事情牽扯到了三皇子。三皇子身為皇室之人,不可能去參與門派之間的事情。雖然他利用自身的身份同意兩個門派之間的弟子來一次切磋較技,但他不能明目張膽的幫助哪個門派去消滅別的門派,更不可能幫助羅家這等家族去消滅門派。若真是如此,那後果便是被魏帝親手擊殺。
皇室不參與門派之爭,不幫家族壯大。這是皇家的鐵律,為了就是維持天下間的和平。
三皇子雖然自傲驕縱,但並不是沒有頭腦的事情,就算是沒有頭腦,那也不會去做一些類似於自殺的事情,除非是真的對這個世界沒興趣了,真的活膩歪了。
所以問題又回到原先之上了,紫雲宗和青陽宗兩個門派難道真的隻是為了閻辰與三皇子賭氣?不然為何會興師動眾的弄出一個門派弟子之間的切磋較技。
所有的豪門望族最終都選擇了靜觀其變,隻要等到兩大門派之間的弟子切磋較技時便能看出兩大門派的本意了。若是兩派弟子在較技台之上是生死相搏,那這事就有些複雜,若是點到即止,並不傷和氣,那這事就簡單了。不過雖說簡單了,但會出現更多解釋不清楚的問題了。
兩大門派為何在這個時候要來一次切磋較技,沒有人能想的通啊。
不僅是玄劍門和天羅城的各大豪門望族想不通,就連當事人閻辰都沒有相通這個問題。
雖然提出這個建議的是閻辰本人,但當時閻辰並沒有想到對方會答應,若是知道那青年便是三皇子,若是知道三皇子必定會答應,那他絕對不會提出這個令他自己都為難的,甚至可以說是將他自己推到風尖浪口之處的提議。
若說閻辰提出這個建議的目的是助勢,那錢不多為何真就敢應下來呢?
三皇子應下來的原本很簡單,那玄劍門實際上與他並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借助玄劍門與閻辰開戰,對三皇子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這種損人還利己的事情,就算是閻辰也會去做。
可問題就是錢不多竟然應下來了,這本來是絕對不該出現的事情,可現在就是出現了。
不說齊撼嶽不再的情況下錢不多有沒有權利應下這事,就算錢不多應下這事之後為何沒有一絲犯愁的跡象,難道兩大門派的弟子來一次切磋較技對紫雲宗有什麼好處?
閻辰想不出來。閻辰腦海中的李伯對這事不關心,對閻辰也沒有能幫忙的地方,就算關心他也不理解這天羅城的局勢,幫忙也會是幫一些倒忙。
然而就是玄劍門在商討三皇子派人送來的請柬之事之時,一隻白色的信鴿從天羅城之上飛過了,飛向了紫雲宗,最終落在了正在院落中幹活的沈典肩膀之上。
沈典從綁在鴿腿之上的細竹筒內拿出了一張卷起的紙條,皺眉打開看了一眼,眉頭皺的更緊了幾分,思索了片刻之後手掌一搓,字條頓時化為了細細的粉末,消散在了天地之間。
字條之上隻有七個小字:醉月閣,神秘玉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