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2 / 2)

“尚小冉。”

李澤眾重複了一遍道:“我今天最開心的就是認識你,我覺得現在很少有女孩子願意進廚房了,更別說做一手好菜或者糕點了。”

“我倒蠻喜歡廚房的。”尚小冉道。

兩個人聊天中她了解到李澤眾才二十一歲,他高中畢業就離開了家,進入一家廚藝學校學習西點,後來貸款在超市裏開了這家小小的店麵。他很喜歡西點,喜歡看著麵粉、黃油、牛奶在他的手裏變成漂亮的點心,這讓他覺得自己是美的創造者,和那些大畫家一樣。

尚小冉有點心酸,她欽佩這些為了夢想奮鬥的人們,但她也深知在這座光鮮亮麗的城市生活的不易。他們為了心裏的夢想義無反顧的來到這裏,住潮濕陰暗的地下室,擠充滿汗味的公車,忙碌在高樓大廈間,渴望在燈紅酒綠和人潮熙攘中找尋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為了自己,也為了夢想的尊嚴。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在主流媒體歌頌草根的時候,更多的草根們卻還艱辛而堅定的奮鬥在自己的位置上,他們沒有令人驚歎的逆襲,卻有著一如既往的堅持。

尚小冉不僅心酸,更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因為她和他一樣,都在夢想的道路上堅持著,在平凡的生活裏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奇跡。尚小冉大學學的是中文專業,讓她夢想可以將自己心中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剛好趕上這些年網絡小說的盛行,她覺得找到了可以跟更多人分享的機會。但現實往往就是這麼不如人意,從一開始無人問津,到後來漸漸讀者多起來,尚小冉一直在堅持。但這條路顯然並不容易,人們往往隻看到了那些大神的作品被出版翻拍,卻忘記了這光鮮的背後其實還有數以千萬的作者們默默無聞。

她對文字有一種近乎瘋狂的崇拜,這讓她有一種中國文人的清高,或者說是酸腐氣質。她很清楚寫什麼樣的橋段才能吸引讀者,但她卻不肯那樣,因為她覺得那樣博人眼球的生硬橋段會讓整篇文章都失去靈氣。有時候安悠悠說她太過迂腐,她也知道自己一個人的堅持在這樣的大潮流中是多麼的渺小,甚至有些可笑。但她還在堅持,她堅信有些原則不管在怎樣的世事變遷中都是不能打破的。

其實尚小冉很清楚,特立獨行很多時候不是個性而是不合時宜,往往沒有好的結果。但她還在堅持。

尚小冉和李澤眾聊了一會兒便離開了,臨走前李澤眾把她做的餅幹和蛋糕包起來讓她帶回去。回到家的時候淩浩陽不在,他的工作很忙,中午一般都在公司解決午餐,偶爾中午回家吃飯的話會提前打電話。

尚小冉將餅幹和蛋糕放進冰箱,又將買好的食材分類放好,隻覺得好累,便敲了兩個雞蛋,做了一碗麵。解決完肚子問題她便打開電腦又開始碼字,雖然今天和李澤眾的談話讓她有一點傷感,但夢想的力量不會因為這點小插曲就失色。

(馥言又要嘮叨了:拜托各位看文的親留言評論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