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何除夕,於1993年1月23日淩晨一刻出生,那天碰巧是除夕之夜,所以就以“除夕”為名,簡單明了。
但是這個故事卻要從我出生之前說起。
八九十年代的社會還不像現在這般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爸爸何昌聞是一名普通的高中數學老師,在鎮上的一所高中教高三,他人生的前三十年是一部奮鬥史,小時候家庭貧寒,爺爺在外學醫,全靠奶奶把他們兄弟姊妹五個人拉扯大,爸爸排行老三,上有一兄一姐——何昌德何昌英,下有一弟一妹何昌華何昌萍。
何昌聞八歲那年的冬天,外麵的風呼呼地刮著,何家一大家子人正圍著牆邊的火爐取暖,雖說這身子在火光的溫暖下不那麼冷了,但饑餓感卻依然折磨著每一個人,奶奶聽見她的五個小孩的肚子叫得一個比一個響,放下手中正在縫補的衣裳,說到“我起身去給你們煮點稀飯,火爐裏的柴火灰裏有幾個小土豆,這會約摸著應該差不多熟了,你們兄弟姊妹掏出來分了吃。”說完又像不放心似的叮囑到“掏的時候慢點輕點,別把火撥弄熄了”。
奶奶前腳剛進廚房,堂屋裏五兄妹們就開始哄搶柴火堆裏的烤土豆,老大何昌明一伸手就拿到了火鉗開始在火裏掏來掏去,老四何昌華也不甘示弱撿了一根木棍也在火堆裏撥弄,何昌英和何昌萍兩姊妹兩個女娃畢竟個頭小,既夠不到火鉗又摸不到柴薪,隻好拽個哥哥弟弟的衣裳催他們動作快點,不然土豆都在裏麵燒糊了。坐在中間的何昌聞也急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把手伸到灰裏去掏。
“喲嘿,我這兒掏到一個!”何昌明手裏的火鉗一動,夾起一個圓不溜秋的小黑土豆。“給我吃!”“我要吃!”“我先吃!”幾個孩子紛紛站起來推搡爭搶,站在中間的何昌聞一個趔趄便被推進了火爐裏,隻聽得柴火的劈裏啪啦聲何昌聞的哭嚎聲還有其他四個孩子的驚鴻喊叫聲,堂屋裏頓時亂作一團,四個孩子七手八腳去拉何昌聞,又驚又怕之下,卻也無一人順利把他扶起來。
奶奶聞聲從廚房裏出來,看見眼前的場景心中霎然一沉,趕緊撥開幾個孩子,一把將何昌聞拉了起來。他的哭嚎聲已漸漸弱了下去,整個麵部被燒得模糊不堪,衣服褲子也無一處完好,奶奶不敢把他放在床上,也不敢放在地上,最後叫老大老二搬來兩條長板凳拚在一起,把何昌聞輕輕放在板凳上。
躺在板凳上的何昌聞已沒了聲音,隻是偶爾發出一些似有似無的哼哼聲,一大家子人你望著我,我望著你,一時間都沒了主意。不知道是該把他身上的衣服脫下來看看傷勢,還是該打點冷水來降溫,輕聲喚著何昌聞的名字,看著孩子雖然沒有回應,但胸脯還在微微起伏著,奶奶拿定主意叫老打托人捎信給爺爺,讓爺爺回家帶孩子去看病。
在外學醫的爺爺收到消息第二天匆匆趕回來,進門看見兒子何昌聞還躺在兩張板凳上,小臉五黑,衣服破爛,爺爺放下藥箱,用剪刀剪開孩子身上的衣裳,查看了傷勢,由於之前掏土豆把柴火撥弄得七零八落,加上冬天衣服厚起到了一定的隔離作用,所以身體上的燒傷尚在爺爺可控範圍內。但是臉上,因為直接接觸到火爐以及高溫的灰燼,再加上處理不及時,現在看起來一片黑紅紫,還有幾個大水皰,倒是個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