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那一抹不可觸碰的記憶(1 / 3)

第十七章那一抹不可觸碰的記憶

(一)

對於一些人來說,時間是一劑良藥,它可以治愈生活過往的種種傷痕,但對有的人來說,它是如同傷口上灑的那把鹽,越來越增加痛苦。

十幾年過去,藍天浩還是無數次從噩夢中醒來,他的妻子,他最愛的人就那樣死不瞑目的躺在手術台上,他憤怒,他痛苦,怨醫生為什麼沒有通知他這個直係家屬去做那個決定,怨自己為什麼在她分娩的時候遠在千裏之外,滿頭大汗迎來痛哭流涕,像個孩子一樣淚流滿麵。

“我的熙兒,你在那邊還好嗎?”渾身顫抖的從夢中醒來,順手用放在床頭旁邊的毛巾擦下頭上的汗水,默默的走到書桌前坐了下來,雙手交織著放在腿上,兩眼無神的望著窗外,這般安靜的仿佛和夢中的那個藍天浩是兩個人。

藍天浩和齊熙兒是同一地方出生成長,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起上學放學,他記得很清楚,熙兒從小到大總是很有吸引力,如同香妃一樣總能把蝴蝶引到自己的身上,每次野遊,他會在一旁看著她蹲在小溪邊等著蝴蝶落在她的頭發上,然後輕輕的走開,還不會把蝴蝶驚走。

她喜歡雨後的清晨,早早起床,去不遠公園裏看池塘裏荷葉上的水珠,拿出準備好的手機認真的拍著,從各個角度,人家說,認真的女孩子最美,藍天浩想大概那個時候就愛上熙兒了吧。

她笑起來的時候,多像清澈湖水,陽光灑下來,明媚一如花都開好了的春。

這樣一個女孩,一起成長,談天說地,天真無邪的年紀許下許多美好諾言,他說娶她為妻,她說非他不嫁。

藍天浩愛齊熙兒,齊熙兒愛藍天浩,如此的郎才女貌,般配的天衣無縫。

也許她叫齊熙兒,齊熙兒齊熙兒諧音七夕。中國民間七夕是**節,但這**節的背後是王母娘娘拔簪劃河,將牛郎織女棒打鴛鴦,隻得年年七夕在鵲橋相會,所以像小說裏一樣,相愛的男女到了談婚論嫁之時,女方家長站出來,分分鍾以死相逼要拆散他們兩個。

齊熙兒出身名門,父親是那個年代少有的高材生現為一所高校校長,而藍天浩隻不過是鄉村小教師的兒子,雖年少多才,誌向遠大,可未來的道路誰能說得準,萬一他日後不思進取,豈不是永遠這樣門不當戶不對下去,讓他們齊家臉麵何存?這種事情在父母的思想裏純屬正常,因為誰不想給自家女兒物色一個金龜婿?

雖父母之命不可違,但相愛中的兩個人是把愛情看做不可背叛的東西,比自己的命還重要,齊媽媽苦口婆心的勸道:“他藍天浩隻是一個小教師的兒子,家裏沒有錢,就算他很有本事很有誌向,可短時間內絕沒有好日子過,你嫁了他能適應生活嗎?還有,你讓我們家的臉麵置於何處?門不當戶不對,別人不會看我們家的笑話嗎?”這種話無數次的在耳邊說起,說到激動的時候,齊媽媽聲淚俱下,試圖把女兒拉到正常的生活軌跡中。

可是,無論齊媽媽怎麼說,齊熙兒隻是幹脆又很堅定的的一句話:“窮有什麼關係呢?”

一個姑娘,生於富貴之家,卻不嫌棄你貧窮,不怕嫁給你吃苦受累,多好,除了愛她娶她,努力使她過上好生活,男人無以為報。

知道熙兒的態度,他知道在愛情裏,他們都是勇者,都在奮力爭取,鐵了心的要在一起,無論怎麼樣,他們就是要在一起。

就這樣,藍天浩在齊家外麵跪了三天,熙兒在家裏跪了三天,這般堅持任誰看都是有一絲動容的,怎麼硬的心腸都是會被軟掉,於是他們無奈的同意,隻是鄭重的要求藍天浩發誓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不能虧待了齊熙兒。

(二)

“今天是藍天浩先生和齊熙兒小姐喜結良緣的日子,在這華燈初放、嘉賓盈門的時候,我作為證婚人更感到格外的高興和榮幸。

藍天浩先生不但為人忠誠,而且熱情奔放。齊熙兒小姐更是多才多藝、溫柔大方。

俗話說:“有緣千裏來相會”。由於他們各自條件好,因此,一經相遇,就一見鍾情,一看傾心,倆顆真誠的心撞在了一起,閃爍出愛情的火花。他們相愛了,他們誌同道合,他們的結合是天生一對,地作一雙。

在他們新的生活即將開始的時候,我希望新郎、新娘你們互相珍惜,同心永結共享愛情,共擎風雨,白頭偕老。”

婚禮過後,藍天浩緊緊抱著熙兒,這個時候,哪怕恐怖分子炸掉這座城市都不怕了,想想自己的人生真是圓滿了。他永遠不會忘記交換戒指,身披婚紗的熙兒那一抹低頭的嬌羞,臉上兩團紅暈為並不算完美的妝容點綴了完美,亦不會忘記他們相擁時,熙兒說:“沒有紅酒和咖啡,有早上的熱豆漿也行。沒有鑽石與玫瑰,有你一片真心足矣。我們會幸福的。”

那一刻,真想豪放的大哭一場啊!

藍天浩家裏確實比不上熙兒,她出生於富貴之家,嫁入藍家後沒有每天豐富的菜肴,沒有衣料上乘的服裝,沒有舒適度極高的床榻,但她卻能快樂的和老公一起過平常日子,婚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生活辛苦,不過巧婦不會難於少米之炊,簡單的飯菜亦是能做出百般花樣,需要錢的時候,她會默默的多做幾份兼職維持生活,絕不會向娘家要錢,省得他們瞧不起天浩,這樣一個女人,如何不愛?怎麼能不被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