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海底奇妙的聲音(1 / 3)

神秘莫測的海底,經常會發出各種各樣奇妙的聲音。其中除波浪翻騰、驚濤拍岸發出的鳴響,海底地震、火山活動而引發的喧囂外,每當風雲突變、天氣異常或風暴來臨,在不少海島還會聽到一陣陣有節奏的嗚嗚聲響從海洋深處傳來,好似悶雷滾動,一高一低,錯落有致。有人說,這像是海豬在號叫,也有人說,這是沉放在海中的用以探測海流的報警器的鳴叫聲。

美國著名生物學家羅傑·佩恩博士和夫人凱蒂,一次駕著小艇正在大西洋的百慕大群島水域進行考察。當夜幕降臨時,驀地在水聽器中聽到從大洋深處傳來一陣陣美妙的歌聲,它節奏分明、抑揚頓挫、交替反複,很有規律,持續時間長達30分鍾。這奇特的歌聲,引起佩恩夫婦與許多生物學家探索的興趣與熱情,為了揭開這個奧秘,他們紛紛潛入海洋深處。

經多次探索發現,原來是座頭鯨在引吭高歌。每當它從冬天泅遊到熱帶水域繁殖地點後,便高興地唱起這動人的情歌來,歌唱者均為雄性,而且這些歌聲每年都有新的變化。生活在不同海域的座頭鯨,唱著不同的歌曲,但樂譜的結構與變化規律卻是相同的,這表明座頭鯨的“作曲”才能是有其遺傳性的。

在斯裏蘭卡東部海岸城市提卡洛亞附近的一個淺水海灣,每當月朗星稀的夜晚,人們輕輕蕩著小舟在海麵上遊弋時,可以清晰地聽到水下傳來的樂曲聲,吸引著很多遊客前來欣賞。經電子儀器和閃光攝影儀以及回聲探測器的周密調查,發現原來是柄身在海底泥土中的一些熱帶軟體動物在晚間消化食物時發出的一種悠然自得的歡叫聲,當這些聲音傳到水麵,便成了一支支美妙的樂曲。

其實,許多海洋魚類都有發聲的本領,這也是魚類生存的需要。鼓魚發出擊鼓般的咚咚聲,是為了嚇跑敵人;蟾魚發出悠遠的笛聲,是在尋找配偶。在魚類發出的聲音中,有咯咯聲、哼哼聲、咳嗽聲、呼哨聲、尖叫聲、磨牙聲、搔抓聲、鼓噪聲等。據一些科學家分析,魚類的聲音,常常是由於鰾的振動和骨骼各部位的摩擦而發出來的。這些聲音的用途主要是警告自己的同類,危險即將來臨。當然,人們對魚類發音的意義還不甚了解,無法完全判斷它們發音是否都是傳遞某一信息,但利用發音的魚類進行海戰卻早已有之。

有一種能發出像人彈手指頭聲音的小蝦,叫彈指蝦。它們可以不分季節晝夜地發出強烈的彈指聲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海軍偷偷地把捕獲的大量彈指蝦移到美國一個軍港附近,這些小蝦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使美國水下聽音設施處於癱瘓狀態。日軍巧妙地利用聲音掩蓋了潛水艇螺旋槳的擊水聲,急速靠近美軍軍港停泊碼頭,發射魚雷襲擊美軍艦艇,然後安全撤離。

英美海軍在大西洋與德國海軍的激戰中,德國海軍曾在一些重要的航線上秘密地布設了許多新發明的音響水雷,這種水雷的特點是當艦船接近水雷時,發動機發出的音響聲波會自動引爆水雷。德軍自以為有這種水雷海中防線,任何船隻也無法靠近,但出人意料的是,水雷常常被莫明其妙地引爆了,卻一條艦船也不曾傷著。原來,音響水雷碰上了一種能發出一定頻率音響的小蝦,它們發出的聲響引爆了水雷。

許多類似的事例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研究海洋動物的發聲,已成為一門新興的科學,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更準確地分辨魚類的發音,從而有效地利用它們。

海底的天外來客——星屑深沉的海底世界,廣袤無垠,它不僅有奔騰的激流、宏偉的火山、灼熱的噴泉、神奇的生命和足以使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成為百萬富翁的驚人資源,而且還蘊藏著許多星際信息。比如某星球從宇宙中消失了,海洋便將這次事件記在那神秘的“記事本”上;月球上某一次火山噴發,從海底就能找到此跡象的憑據。海底擁有許多星際的不速之客,隻是人們很難聽懂那波濤的訴說罷了。

這星際的不速之客,便是星屑(或叫宇宙塵),對它的發現,可以追溯到19世紀。

~1876年,英國著名海洋考察船“挑戰者號”在進行海洋科學考察中,除了發現世界最深的馬裏亞納海溝外,最大的收獲便是從深海采到了珍奇的小顆粒宇宙塵。

曆史跨過了19世紀的橫杆,在1950年,美國也采到了海底星屑。緊接著,1967年前後,日本也成了擁有海底星屑的國家之一。這些國家相繼對海底星屑展開了多學科的研究並獲得了不少科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