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海洋微生物及其特性(3)(1 / 2)

中心矽藻綱的花紋輻射呈對稱排列。細胞呈圓盤形、圓柱形或三角形、多角形等。細胞外麵常有突起和刺毛。沒有殼縫或假殼縫,不能運動。中心矽藻大多分布於海水中,淡水種類很少。本綱分成三個目。

.圓篩藻目單細胞,或以殼麵相連成鏈狀或靠膠質絲連成鏈狀,或埋於膠質內。細胞常為圓形、鼓形、圓柱形或透鏡形等。橫斷麵為圓形。殼緣平滑,有的種類殼緣具小刺。常見屬有直鏈藻屬、圓篩藻屬、小環藻屬、海鏈藻屬、指管藻屬、冠蓋藻屬、輻杆藻屬、漂流藻屬、婁氏藻屬(凸盤鏈藻屬)、骨條藻屬、細柱藻屬和環毛藻屬。

.根管藻目細胞殼麵大多橢圓形,少數圓形。貫殼軸伸長而呈管狀,常有各種形狀的間生帶。殼麵突起呈半球形、錐形和斜錐形等,末端常有小刺。常見屬有根管藻屬。

.盒形藻目單細胞或形成鏈狀群體。細胞形狀像一袋麵粉或小盒子狀,各角隅常有突起,有的還具小刺。殼麵為橢圓形或多角形。大部分在海洋中營浮遊生活。有的種類能分泌膠質,營回著生活。淡水種類極少。常見屬有角毛藻屬、半管藻屬、四棘藻屬、彎角藻屬、盒形藻屬、雙尾藻屬、三角藻屬。

生態意義.分布特點矽藻廣泛分布於海水和半鹹水中。矽藻是海洋浮遊植物的主要組成者,是海洋初級生產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生態特點魚池清塘排水後,往往最先生殖的是菱形藻、小環藻等矽藻。這類既能浮遊又能底棲(附生)的兼性浮遊植物,大量產生可能與淺水、光照好及清塘後水中矽酸鹽含量豐富有關。矽藻一年四季都能形成優勢種群。有明顯的區域種類,受氣候、鹽度和酸堿度的製約。有的種可作為土壤和水體鹽度、腐殖質含量和酸堿度的指示生物。

.餌料價值矽藻死亡後的矽質外殼大量沉積海底形成的矽藻土,含有85.2%的氧化矽。在工業上用途廣泛,可作為建築、磨光等材料,也可作為過濾劑、吸附劑、造紙、橡膠、化妝品和塗料的填充劑以及保溫材料等。

.矽藻土矽藻死亡後的矽質外殼大量沉積海底形成的矽藻土,含有85.2%的氧化矽。在工業上用途廣泛,可作為建築、磨光等材料,也可作為過濾劑、吸附劑、造紙、橡膠、化妝品和塗料的填充劑以及保溫材料等。化石矽藻對石油勘探有關的地層鑒定及古海洋地理環境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危害赤潮:海洋環境如果受到富營養汙染或其它原因汙染,常使某些矽藻如骨條藻、菱形藻、盒形藻、角毛藻、根管藻和海鏈藻等生殖過盛,形成赤潮,使水質惡劣,對漁業及其它水產動物帶來嚴重危害。

有些矽藻(如根管藻)生殖太盛並密集在一起,會阻礙或改變鯡魚的洄遊路線,降低漁獲量。

浮遊甲藻浮遊甲藻是藻類植物的一門。多數為具雙鞭毛的單細胞個體,常有纖維素的細腦壁,壁上有花紋,少數種類裸露無壁,呈三角形、球形和針形,前後或左右略扁,前、後端常有突出的角。細胞核大,有核仁和核內體。細胞質中有大液泡,有的有眼點。載色體金褐色,有一個或多個,含葉綠素A、C和多量的類胡蘿卜素、矽甲黃素、甲藻黃素、新甲藻黃素及環甲藻黃素;少數種類無色,腐生或寄生。貯藏食物為澱粉或油類。繁殖方法為分裂和產生孢子,有性生殖極少見。分布於池塘、湖泊和海洋中。多數甲藻對光照強度和水溫範圍要求嚴格,在適宜的光照和水溫條件下,甲藻在短期內大量繁殖,造成海洋赤潮。生活在淡水中的甲藻喜在偏酸性水中生活。水中含腐殖質酸時,常有甲藻存在。有的也在硬度大、堿性水中生活。除少數種類外,為魚類能消化的食料。利用某些甲藻晚上發光的特性以探索和追蹤魚群的方法,已在海洋漁業生產上受到重視。甲藻是重要的浮遊藻類之一,甲藻死後沉在海底形成生油地層中的主要化石。

甲藻的代表屬有多甲藻屬、角甲藻屬和裸甲藻屬。

浮遊綠藻浮遊綠藻是藻類植物的一門。主要特征有:①光合作用色素是葉綠素和β-胡蘿卜素及幾種葉黃素;②貯藏食物主要是澱粉;③在生活史中,產生具有頂端著生的,多為2~4根等長鞭毛的遊泳細胞;④有性生殖很普遍,為同配、異配或卵配。藻體有單細胞、群體、絲狀體、葉狀體、管狀多核體等各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