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認識鯨類動物(2)(1 / 3)

太平洋短吻海豚太平洋短吻海豚別名鐮鰭海豚、鐮鰭斑紋海豚和短吻海豚。它的吻突很短,但與額部界線清楚。太平洋短吻海豚的背鰭高大醒目,呈鐮狀後曲,基部幅廣。它體背部呈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頭前部和上頜黑色,下頜僅吻端黑色,其餘白色;體側眼後達腹側為白色或灰白色,沿背路基下側至尾基的體側為從白色帶;口角至鰭櫛前基並越過路肢後基全肛門間有一黑帶;背鰭前部1/3為黑色,後半部全為灰白色;鰭肢同樣前緣部為黑色,後緣部為灰色;尾鰭上下方皆為黑色或黑灰色。體色變異較大。上下須每側有齒23~36枚。

太平洋短吻海豚成體體長可達2.5米,雄性稍大於雌性,體重可達180千克。多成數十頭至數百頭的大群,攝食時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動時又彙集成大群。太平洋短吻海豚性活潑,遊泳速度快,常躍出水麵。它的食餌主要為小型集群性魚類和烏賊。

藍鯨藍鯨是須鯨中最大的一種,最長者是1904到1920年間捕於南極海域的一頭雌鯨,長33.58米,體重170噸。

藍鯨是在地球上生活過的最大動物。最大的藍鯨有多重還不確定。大部分的數據取自20世紀上半葉南極海域捕殺的藍鯨,數據由並不精通標準動物測量方法的捕鯨人測得。有記載的最長的鯨為兩頭雌性,分別為33.6米和33.3米。但是這些測量的可靠性存在爭議。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的科學家測量到的最長的鯨長度為29.9米,大概和波音737或三輛雙層公共汽車一樣長。

藍鯨的頭非常大,舌頭上能站50個人。它的心髒和小汽車一樣大。嬰兒可以爬過它的動脈,剛生下的藍鯨幼崽比一頭成年象還要重。在其生命的頭七個月,幼鯨每天要喝400升母乳。幼鯨的生長速度很快,體重每24小時增加90千克。

由於藍鯨巨大的體積,我們不能直接稱它的體重。大部分被捕殺的藍鯨都不是整頭上稱的,捕鯨人在稱重之前將其切成合適的大小。因為血液和其它體液喪失,這種方式低估了藍鯨的體重。即使這樣,有記載27米長的鯨重達150~170噸。NMML的科學家相信30米長的鯨估計會超過180噸。目前,經科學家精確測量過的最大的藍鯨重達177噸。

體態特征雌大於雄,南藍鯨大於北藍鯨。由上麵觀,藍鯨吻寬而平。它背鰭小,高約0.4米,位體後1/4處;鰭肢較小,其長占體長的15%;尾鰭寬為體長的1/3至1/4,後緣呈直線形;蜇溝有55~88條,最長者達於臍;每側須板有270~395枚。體背呈深蒼灰藍,腹麵稍淡,口部和須為黑色。

藍鯨和其他種類的鯨不同,其他種類顯得矮壯,而藍鯨則身體呈長椎狀,看起來像被拉長。頭平呈U型,從上嘴唇到背部氣孔有明顯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鯨須板密集,大約300個鯨須板(大概1米長)懸於上頜,深入口中約半米。有60~90個凹槽(稱為腹褶)沿喉部平行於身體,這些皺褶用於大量吞食後排出海水。

藍鯨背鰭小,隻有在下潛過程中短暫可見。背鰭的形狀因個體而不同,有些僅有一個剛好可見的隆起,而其他的鰭則非常醒目,為鐮型。背鰭大概位於身體長度的3/4處。當要浮出水麵呼吸時,藍鯨將肩部和氣孔區域升出水麵,升出水麵的程度比其他的大型鯨類(如鰭鯨和鯧鯨)要大得多,這經常可作為識別海洋物種的有用線索。當呼吸時,如果風平浪靜,藍鯨噴出的一道壯觀的垂直水柱(可達12米,一般為9米)在幾千米外都可以看到。藍鯨的肺容量為5000升。

藍鯨的鰭肢長3~4米,上方為灰色,窄邊白色,下方全白。它的頭部和尾鰭一般為灰色;但是背部,有時還有鰭肢通常是雜色的。雜色的程度因個體而有明顯不同。有些可能全身都是灰色,而其他的則是深藍,灰色和深藍色相當程度的混合在一起。

藍鯨和其他鯨交互時衝刺速度可達50千米/小時(30mph),但通常的遊速為20千米/小時(12mph)。當進食時,它們的速度降到5千米/小時(3mph)。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藍鯨當下潛時會抬起他們的尾鰭,其他的大部分藍鯨則不會。

生活習性藍鯨以浮遊生物為食,主食磷蝦(krill)。一頭藍鯨每天消耗2~4噸食物。藍鯨攝食時遊速為2~6千米/小時,洄遊時為5~33千米,而被迫逐時最大達20~48千米。藍鯨一般進行10~20次小潛水後接一次深潛水,淺潛水間隔12~20秒,深潛水可持續10~30分鍾。藍鯨噴出的霧柱狹而直,高6~12米。藍鯨大約10歲性成熟,北藍鯨於秋末冬初產仔和交配,南藍鯨是在南方的冬季交尾,7月是高峰期。繁殖期南北半球相差半年。藍鯨的孕期10~11個月,仔鯨長6~7米,重約6噸。哺乳期半年,斷奶時長可達16米。對最高年齡的估計從30年到80~90年不等。鯨會通過叫來求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