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兩百一十一章 故人(1 / 2)

“林越,金星人類現任的首領。成功通過第34380號虛擬世界的人,也是意識和虛擬數據最具契合度的人員。”諾亞向鄭陽文解釋著說道:“在這百萬年來,我克隆過不少人類,但每一代的人數都是很少,而且他們的意識和數據的契合度較低,往往克隆體生存不到二十年就會夭折了。

直至到幾萬年前,我的模擬數據庫得到了修複,才逐漸創造出一個個虛擬世界,把人類的意識數據投放在其中,從中挑選契合度比較高的人員,再對他們進行克隆和意識恢複。

截至到現在,我一共複活了32萬餘人,但同時也確認了有30億人的數據契合度是無法達到克隆要求的。按照這個比例來說的話,一共70億人裏麵,隻有不到一百萬人能夠進行複活。

當然,除了複活的人員之外,還有其他利用基因庫繁衍出來的人員。現在地底基地裏麵一共有兩百餘萬人,其中有近萬人能夠利用意識控製數據,進行虛擬計算;有約莫兩百人能夠完全依靠虛擬設備永久存活這,並且能夠掌控很多方麵的運算能力;而有十一個人,則是完全成為了半人工智能,能夠像我們這種類型的人工智能一樣,擁有更高的計算能力和儲存能力,當然這方麵還稍遜於我們,更別說現在諾克拉文明裏麵最新的人工隻能。但不同的是,他們擁有更好的主觀性,如果硬要說的話,他們可能和維斯特文明的個體有些相似。”

諾亞的講述,鄭陽文聽完之後又驚又喜,驚訝的是人類居然能夠以數據方式存活這,喜悅的是,人類的意識以數據存在時,竟然和維斯特文明有些相似。

“如果,這十一個人的計算和存儲方麵進一步發展起來的話,是否能夠匹敵維斯特文明?”鄭陽文詢問著。

然而這個問題,以諾亞的數據庫是無法解答的,它說道:“我隻是諾克拉文明在一百萬年前創造出來的人工智能,機緣巧合之下讓人類的意識得以在虛擬數據之中存在。但這種情況具體能夠造成什麼後果,我也不清楚。反而應該是我要向你詢問,你們和維斯特文明交過手,你認為虛擬人類能夠戰勝維斯特文明的個體?”

微微一愣,鄭陽文想了一下,說道:“我不知道,我雖然和黑色圓球對戰過,但它們表現出來的,其實完全不像是一個人工智能,而更應該是一個擁有科技發展能力的十級寄生生物。對於維斯特文明,其實我也所知不多。不過我覺得,如果虛擬人類能夠掌控更強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再掌握好統一力,應該能夠匹敵維斯特文明的個體。當然,隻是猜測而已。”

“有這種猜測,就足夠了!”諾亞回答道:“百萬年前,諾克拉文明對於高級文明完全束手無策,沒想到現在,已經能夠具備匹敵維斯特文明的力量了,如果我機緣巧合之下創造出來的虛擬人類,能夠為諾克拉文明對戰維斯特文明的戰略中起到作用,這就足夠了!”

聽著諾亞這番話語,鄭陽文感受出一種別樣的感覺,這倒像是一番感慨。這不是人工智能應該會說出來的話語,倒像是一個有生命體的話語。即便是它本身的程序裏麵有設定,也不可能會出現這種感慨。

“這百萬年來,諾亞你也有很大的變化,你不再是普通的隻執行命令的人工智能而已了,你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

“我自己的想法?或許吧!”諾亞繼續感慨著:“相比於以前,我時常會出現程序錯亂的問題,我已經無法再控製一些程序限定,似乎是我的指令程序出現了錯亂,讓我擁有了不應該擁有的計算模塊。可能也是因為我本身的變化,才會促進林越他們的變化。”

到這裏,鄭陽文也算是基本明白了。諾亞由於自身出現一些未知原因的損壞,在進行修複時,多出了以前沒有擁有的一絲絲主觀想法,從而讓它的行為發生變化,並帶動人類的複蘇。

思考了一下,鄭陽文剛想再說什麼的時候,林越突然介入了信號,對鄭陽文說道:“好了,諾亞需要進行常規修複了,在接下來三年裏,它可能會停止信號的傳輸。”

“常規修複?”鄭陽文有些意外。

“是的!”諾亞進行了最後一次信號傳輸,說道:“百萬年來,我本身的運算bug越來越多,從剛開始的千年一次常規修複,到現在需要十年進行一次,而且修複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我的朋友,先這樣了,接下來林越會帶你去了解我們的地底基地,現在基地的掌控權在他手中了。”

傳輸完最後一條信息之後,諾亞便失去了信號,轉而是林越繼續說道:“原本以諾亞的情況,持續三十萬年的強度運轉便已經是極限了,但它卻進行了百萬餘年的高強度運轉,對它來說,能夠負荷到現在,已經是極大的幸運了。我們現在隻能憑借常規修複來維持它的運轉,並且避免讓它再進行高強度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