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故鄉(1 / 2)

我的故鄉在東北鬆花江畔,鬆榆大平原上,那是一個鄉村小鎮,也不知是什麼年月?把這個偏僻依山傍水的山村小鎮叫做:“柳樹屯。”神話般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裏僅僅是一個幾十戶人家居住的小村莊。”村莊坐落在鬆花江岸旁一個山坡下,距離鬆花江僅有一裏之遙,站在山坡上向前方眺望,便是鬆花江,它像條銀白色的帶子一樣圍繞著村莊,這洶湧澎湃的江水,翻起銀白色的浪花,一浪推著一浪滾滾向東流去。周圍的群山、大江,裝奌著這個風景秀麗的江邊村莊,顯得格外妖嬈多姿,景色真是十分壯觀,可稱得上是,藍天,綠樹,碧綠的秀水山鄉。每當秋天降臨時,這裏的景色更是迷人,這裏可以見到黃金般的季節…

這裏不僅僅是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而且漫山遍野的景色也會像金子般那樣呈現出在人們眼前,那金黃色的白樺、山楊、黃榆及一些闊葉的山果樹,經霜一打,頃刻間便改變了容顏,它們置身於叢林之間,遠遠望去,似金、似火、似花海,景色十分壯觀,盡管常居此地的人們,也會被這絢麗多彩的景色所陶醉!…

在村莊的東頭,麵對著鬆花江,有一片石林,在這片石林叢中長著一片大柳樹,這片柳樹林,有的樹是一人都攏不到頭的大柳樹,按年輪計算,至少也有幾百年的曆史了。樹長得根深葉茂,高大參天,在大柳樹旁邊是怪石林立,有的如長江三峽,但比三峽更小巧;有的如雲南石林,但比石林更壯觀,大自然在這裏造就了形形色色奇特般塑形,真是引人入勝。…

但當夕陽沉下,夜幕降臨時,大柳樹在晚風吹拂下,發出陣陣濤聲,隨同那奔騰不息的鬆花江水向東漂去。從鎮史上記載,在明朝年間,公元一三七零年間,從外地來了個被告革職的王爺,被朝庭流放到這裏,他看好了這塊肥沃的黑土地,看好了這裏的秀麗風光,來此跑馬占荒,而後大興土木建築工程,後來成了當地頭號大財主,方圓幾十裏的村民都變成了他的佃戶。據說是他把這個村落起名叫:“柳樹屯”隨著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變遷,柳樹屯,也隨之越來越發展壯大,變成了一座山村小鎮…

柳樹鎮,也是柳樹鄉的所在地,每逢三、六、九便是集日,十裏八村,都來趕集,真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常。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上的發達,於是在這個山村裏逐漸形成了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什麼雜貨鋪、百貨店、當鋪、錢莊、飯店、旅館,一排高大的青磚瓦房拔地而起,整整齊齊地排列在這條街上,十分繁華…

九一八事變,日本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國,民,黨政府對日本發動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很快日本軍占領了中國東三省和華北大片土地,中華民族處在亡國滅種生死關頭,柳樹鎮很快被日軍占領了,打破了以往的太平盛世。日本鬼子對中國人民實行血腥的鎮壓和統治,又在鬆花江修建了江上碼頭,把柳樹屯變成了統治鬆榆大平原的重要軍事基地,英雄的柳樹屯中華兒女奮起反抗,受到了日軍殘酷鎮壓…

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堅持了十幾年的抗戰,建立了全國人民的統一戰線,經曆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犧牲了多少愛國識士?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捍衛了祖國,終於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日本鬼子投降啦,八路軍同日本守備隊在柳樹屯激戰了三天三夜,終於把日本鬼子趕出了柳樹屯,使柳樹屯獲得了解放。從此柳樹屯重見天日,黑暗過去了,迎來了黎明的新曙光。

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柳樹屯成為了東北第一個紅色解放區,在一九四六年,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想複辟舊中國,奪取抗日的勝利果實,想獨裁專政,妄圖複辟封建製度,發動了國內戰爭,把共,產黨稱為赤匪,妄圖想把共,產黨勒殺在革命搖籃中,於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勞苦大眾,領導著人民的子弟兵解放軍,同蔣介石反動派展開了長達三年之久的浴血奮戰。英雄的柳樹屯中華兒女,為了保衛抗戰勝利果實,為了保衛紅色人民政權,保衛自己的家園,為了解放全中國,打倒蔣家王朝,翻了身的農民紛紛報名參加解放軍,送子當兵,妻子送丈夫當兵的熱潮,真是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