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收獲(1 / 2)

陸航他們在小黃山,一共值了六天勤。

守夜的第三天,也就是發掘消息傳出去的第四天,發掘現場受到一批不速之客的“惠顧”,結果有驚無險,令大家都很開心。

不速之客共有六人,被現場人員發現後,分成三個方向“跑路”,攜帶贓物的小頭目瘦子,和開路先鋒胖子,經過周密計劃,認為從東邊“突圍”最容易,情況緊急時,也可以跳丹水逃脫。

因此,瘦子安排其餘人從西邊和北邊兩個方向“突圍”作掩護,自己帶胖子走東邊。

一胖一瘦,組成最佳拍檔,有勇有謀,本來最有把握成功“突圍”的,卻莫名其妙地做了甕中之鱉。

西邊兩人被石龍等人拿下,唯獨跑了北邊兩人。

胖瘦組合無論怎麼都弄不明白,蒼天呐,大地呀,自己為什麼突然就迷糊了?

陸航給大家的答案是:我把他們兩個人敲迷糊了。

簡單,而且合情合理。大家都沒有懷疑,誰也沒閑功夫去查看,兩人頭上是否有傷。

背包內的物品,都是從現場偷出來的。

陶鼎、骨針、玉鏟,以及神秘的石雕人首,都是新石器時代遺址典型的文物。

現場那麼多出土物,為什麼隻偷這幾件?

瘦子的解釋是:雇主要求。

至於雇主是誰,為什麼知道有這麼幾件東西,他們就不知情了,也懶得知道。

他們很“專業”,隻專注於做事情。

本來很普通的幾件文物,聯係在一起,經專家大膽推測,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小黃山其實並不是簡單的原始社會的聚落,而是一個祭壇!

至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存在的,起什麼作用,一萬年左右的曆史,因為年代久遠,實在難以下準確的結論。

結論雖不好下,但是參與執勤的學生們的功勞,那可都是實實在在、有據可查的。

社會安全局,經高山局長親自批複,首功歸於陸航,獨自擒拿兩名首犯,追回失竊物品,獎勵一萬元華夏幣,公民積分記一百分。

其餘人也都有多少不等的獎勵。

不要小瞧這公民積分。

這是大災變之後,國家統一,成立聯邦之後實行的一項新政。

聯邦鼓勵公民積極為社會做貢獻,藉此換取公民積分。有了積分,你就可以享受一些特別的權力。

比如:後國家時代,停用化石燃料以後,舒適便捷的私家高性能電動汽車,就成了多數人心目中的奢侈品,沒有公民積分,有再多的錢,你也買不到。

為了整個人類的發展,在沒有更有效的替代能源之前,政府隻能夠限製個人消費,優先保證公共需要。

普通人出行,隻能夠乘坐電力列車和電力公交,或者幹脆騎環保健身無公害的自行車,就連滿江老師用的電動助力車,也需要公民積分來買。

回報是和付出成正比的,這就是這個社會的規則!

再如考昆侖學院,除了要達到五級武士外,還需要有五百積分,才能取得參加考試的資格。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在達到四級武士後,都會很積極地參加社會服務,來掙取金錢補助,積累公民積分。

陸航一次性掙了一百積分,很多同學都是羨慕嫉妒恨,各種心情都有。

積分可不是那麼好掙的。

沒有足夠的積分,隻能說明你能力不夠,畢業時就隻能考普通的大學了。

梅峰托陸航的福,掙得了五十分,把他高興地不得了。

石龍抓到了一名徒手逃跑的小賊,也隻獲得了五十積分,另外五十積分被另幾名學生瓜分了。

石龍很不爽。

項龍給他出了一個“好”主意,準備解解氣。

陸航呢,卻被一些更加重要的情況完全吸引住了。

他有一些問題亟待處理。

在學校安排執勤學生休息一天的決定公布之後,陸航就又悄悄去了龍王山。

抓著藤條,一下到洞口,就見顧伯默默地坐在洞前的大石上,神情鬱鬱,襯著初冬的大江,顯得分外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