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網絡上十分流行的一個帖子:

80後的無奈: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

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

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

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做;

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

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

當我們興衝衝地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瓜;

當我們不到結婚的年齡的時候,騎單車就能娶媳婦;

當我們到了結婚年齡的時候,沒有洋房汽車是娶不了媳婦的;

……

這雖是調侃,但是從中我們不難看出80後對自己成長曆程的自嘲和無奈,其中也不乏抱怨。但是如果可以選擇,你要選擇做哪個年代的人呢?之前的70後?還是之後的90後?繼續看這個帖子吧:

70後的無奈: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奶粉買不到;

當我們長身體的時候,吃肉要靠票;

當我們需要精神鼓勵的時候,我們被物欲世界包圍了;

當我們要買房子的時候,福利房沒有了;

當我們要上大學的時候,大學生貶值了;

當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工作要靠自己找了;

當我們要談戀愛的時候,愛情也變成錢情了;

當我們生小孩的時候,小孩隻能要一個了;

當我們要孝敬老人的時候,我們上麵有六個老人;

……

90後的無奈: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奶粉裏都有“毒”了;

當我們長身體的時候,隻能吃垃圾食品了;

當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畢業就是失業了;

當我想努力賺錢的時候,股市倒了;

當我想追求一切流行的時候,又開始非主流了;

……

當然了,帖子中還有60後、50後的無奈。且不管這些無奈有多少戲謔、多少自嘲、多少抱怨,單將這三個時代的人們的無奈對比一番,好像沒有一個時代的人是正好趕上了好時候的。你也認為自己生不逢時嗎?你是否已有沒有發現沒有哪個年代的人的生活屬於順利得讓人嫉妒的?每個人都有無奈的事情,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這時,該怎麼辦?搖頭歎氣嗎?無休止地抱怨社會不公平嗎?以自嘲聊以度日嗎?當然不是,這個社會人與人原本就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因此,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是這個社會又會給每一位努力、勤奮、踏實的人收獲幸福、取得成功的機會,因此它又是公平的。之所以會有很多人認為社會不公平,是因為他們把變不公平為公平的時間和精力全都用來進行無休止地抱怨了。當金融風暴席卷而來的時候,在職者感到寒冷了:獎金沒有了,工資縮減了,隨時都有被裁的危險;求職者感到迷茫了:企業裁員少有納新之意,用人單位招聘要求更高但待遇卻很低,還有一大批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者參與競爭……

如此嚴峻的環境,大家都沒有飯碗了嗎?事實並非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在升職提薪,還是有很多人成為企業爭搶的香餑餑。如果你不在上述人之列,請不要怪罪社會的不公平,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

麵對這些你眼中的不公平,你是怎麼做的?是去努力提升自己還是喋喋不休地抱怨這個社會?是積極主動地尋找轉機,還是搖頭歎息自己時運不濟?

其實,社會是公平的,之所以我們會覺得它不公平,是因為我們索取得太多,而給予得太少;之所以我們會憤憤不平,是因為我們抱怨得太多,而努力得太少;之所以我們總是見不到陽光,是因為我們把臉埋在陰影裏,主動去麵對陰霾……

經曆過災難的人應該明白,世界在給予你災難的同時,也賜予了你抵抗災難的勇氣和力量;遭遇了挫折的人應該明白,世界在給予你挫折的同時,還賦予了你戰勝挫折的智慧和果敢;碰上了不公平待遇的人應該明白,世界在給予你不公平的同時,還激起了你將不公平轉變為公平的鬥誌……

所以,別總是沉浸在抱怨的世界不能自拔了。無論是遭遇天災人禍,還是遭遇事業瓶頸,無論是遭遇人情淡漠,還是遭遇心靈危機……該來的不該來的,既然來了,就接受吧!世上從來就沒有救世主,隻有自己才是自己的神。勇敢、堅強、理智的人才能承受並抗擊這一切不如意。現實就是如此,有它的美,也有它的醜;有它的陽光,也有它的陰霾……接受它、適應它,才能改變它,超越它!

編著者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