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調控情緒,擁有情趣(2)(2 / 3)

那麼怎麼做才能說話不緊張呢?

(1)要認識到緊張是很正常的事情。

(2)要多練習,先一個人多做發聲練習,接著多在人前練習說話,不要錯過在人多的時候發言的機會,這樣才能消除緊張,自然地說話。

2.不能做事緊張

在現在的社會裏,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每個人都背負了極大的壓力,所以做事時難免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滿滿的,每天都很緊張地做事,沒有時間休息。長此下去,事情就會越來越做不好,造成自己越來越緊張,處於一種惡性循環當中。

從心理學來說,人們需要適度的精神緊張,因為這是人們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但是,過度的精神緊張,卻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從生理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若長期、反複地處於超生理強度的緊張狀態中,就容易急躁、激動、惱怒,嚴重者會導致大腦神經功能紊亂,有損於身體健康。因此,一定要克服緊張的心理,設法把自己從緊張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那麼,怎麼才能做事不緊張呢?

(1)避免讓緊張成為習慣。

有的人天生膽小,一遇事情就緊張;還有的人過度謹慎,把什麼事都看得過於嚴重。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緊張,如果不加以約束,就會養成做事緊張的壞習慣。對於這種情況,需要用平常心看待,用平常心對待所有的事情,就能夠避免緊張成為做事的習慣。

(2)不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人要有自知之明,做不到的不要做,如果堅持做隻能徒添煩惱。

(3)勞逸結合。

隻有做到勞逸結合,才能做到張弛有度,緊張的身心才能夠得到及時的緩解。

(4)用運動消散體內緊張。

經常運動的人,往往很容易從生活的緊張中複原過來。喬治·史提芬博士說:“要把內心的憤怒消解,如果感到要把激怒你的人痛毆一頓,這倒不如將滿肚子的怒氣和打人的體力,改用於運動,如此,包你怒氣全消。”運動不但能夠消除體內的緊張,還能夠鍛煉身體,可謂一舉兩得。

(5)不要憂慮。

杞人憂天不可取,事無大小,整天憂心忡忡,不但事做不好,就連生存都難。因為憂慮的人會把心思和精力全拿去瞎操心,根本就無暇顧及其他事情。憂慮就會害怕,害怕就會緊張,緊張就會出問題。一位醫生說:“當發生憂慮時,首先要問問自己,究竟所憂慮的問題怎樣地影響自己。而那些問題,對你的生活是否重要。其次是冷靜下來,考慮如何應付當前的難題。如果想到善法,即予以解決。”

(6)找到你心裏的“寧靜房間”。

美國北嘉路琳州公爵大學漢杜曆斯博士說:“當你的工作負荷,看來似乎克服過來,但是須留意在稍後時間,緊張常常乘虛而入。這要將精神集中於一項工作上,緊張自然消除。”和尚打坐念佛經,就是在找尋自己心裏的“寧靜房間”,追求內心的平靜。上班族在工作負荷大的時候,也要在心裏找“寧靜房間”,讓自己暫時靜下來,身心鬆弛了再堅持工作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7)把你的心門打開。

有問題不能積壓在心裏,長久地憋在心裏會導致人的緊張。有了問題,就應該及時打開心門,把心裏的難題說出來。

(8)夜晚需要寧靜。

白天處在緊張的工作當中,精神壓力很大。但到了夜裏,就應該讓自己的身心處在寧靜當中,保持平靜,這樣白天繃緊的身心才能在夜晚得到緩解和恢複。

22UP成長宣言

慢節奏生活的時候大家認為太浪費時間,提倡快節奏,但在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們又發現還是慢節奏生活有利於人的身心。緊張的生活節奏會榨幹人的心力,還會吸走人的創造力,不僅不能提高生活質量,相反還會使人壓力過大,生活得更糟。

避免幹擾,增強情緒穩定力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就是說真正的男人能夠不受財富的誘惑,能夠在貧窮的時候不動搖,能夠在武力麵前不屈服,能夠堅守自己原則的男人才算是大丈夫。那些稍有風吹草動就轉變方向的男人,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堅持原則,不能操控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都有對不存在的東西進行情緒反應的壞習慣,這不但會浪費時間,還會引起很多負麵的情緒反應,如煩惱、不安與緊張。在武俠小說中,很多高僧都會受到靡靡之音的考驗,通過的都會更上一層樓,失敗的卻會一蹶不振。金庸在他的《射雕英雄傳》裏塑造了黃藥師,黃藥師有一個極厲害的武功,叫做碧海潮生曲,一般的武林高手聽了都會心生幻象,導致神智錯亂。雖然現實生活中的幹擾沒有武俠小說裏寫的那麼虛幻,但還是會有人受到幹擾,分心旁騖,從而不能專心做事,影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