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朋友在門外招呼蘇格拉底一起去參加一個討論,結果正好碰到蘇格拉底的夫人在發火,把蘇格拉底罵得狗血噴頭。看到朋友,蘇格拉底趕緊往外走,盛怒之下的妻子順手把一盆洗腳水從樓上倒了下來,把偉大的蘇格拉底淋成了個“落湯雞”。這時候,麵對朋友憤怒的表情,蘇格拉底不但沒有發火,反而笑了笑,自嘲地搖了搖頭:“我們走吧,我就知道,響雷過後必定會有暴雨,你看怎麼樣?”大家聽了哈哈大笑,一場難堪巧妙地化解了。
顯然,蘇格拉底有些無可奈何,但他帶有自嘲意味的譏諷,使他從這一窘境中超脫出來,顯示了蘇格拉底極深的生活修養。
年輕時的楊瀾是《正大綜藝》的節目主持人。一次,她被邀請到廣州市天河體育中心擔任晚會的主持人。晚會演出到中途時,她在下台階時不慎摔了下來。這種情況確實令人難堪。但楊瀾卻非常沉著地爬了起來,憑著她主持人特有的好口才,對台下的觀眾說:“真是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呀。我剛才的獅子滾繡球的節目滾得還不熟練吧?看來這次演出的台階不那麼好下哩!但台上的節目會很精彩,不信,你們接著往下看。”
楊瀾這段自我解嘲式的即興演講非常成功,既為自己擺脫了難堪,又向觀眾展示了她非凡的口才。以致她話音剛落,會場便掌聲雷動。
有時候自己犯了錯,如果在別人批評你之前就主動低頭,這也是一種自嘲的方式。化消極為積極,化被動為主動,留下了回旋的餘地。所以當指責落在我們自己頭上時,不妨試試這一招吧。
一位商業藝術家曾用禮貌道歉的話語得到了一個動不動就發怒的雇主的信任,他在講這段故事時說:
做廣告圖時,最要緊的是簡明準確,一些小錯難免發生,有一位廣告社的主任就專愛挑這些小地方的毛病,我總是不愉快地從他的辦公室走出來,這並非由於他的批評,而是他批評的地方不當。最近我在百忙之中替他趕完了一幅畫,他來電話叫我過去,到那兒後果不出所料,他顯得異常憤怒,已經準備好要把我狠批一頓。我卻想到了用自己責備自己的方法去爭取主動:“先生,您說得不假,一定是我錯了,而且錯得不可原諒。我替您畫畫多年,應該知道避免這些錯誤才對,我真的很慚愧。”
沒想到他立刻為我分辯說:“是的,你說得對,不過這並非大錯,也無大礙……”我馬上插嘴說:“錯大錯小,都一樣不應該,這樣會讓別人不高興的。”
他打算插嘴說話,但我卻沒有給他機會。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批評自己,我很樂意這樣做。我繼續說道:“我實在應該小心才是,您給我那麼多的工資,您理應得到滿意的東西,所以我想我應該重新畫一張。”
“不!不!不用了!”他堅決地說,“我不打算再麻煩你。”於是,他誇獎我的畫,說隻需稍加修改就很完美了,況且這一點小錯,也不會使公司有所損失,一點小節就不必過慮了。
我急於批評自己的態度,最終使他的怒氣全消,我還被邀一起去吃點心,在告別之前他還給我開了一張支票,並委托我接受畫另一幅新的廣告畫。
這位商業藝術家解釋說,由於自己主動承認了錯誤,以顯示雇主的正確,抬高了他的地位,他在高興之餘也不會再苛責了。
試想,倘若這位藝術家不是這樣做,而是極力為自己辯解,又將會怎樣呢?所以,隻要事情無關大局、不失原則,以自嘲的話去堵對方的嘴,可以為雙方留下回旋的餘地。
22UP成長宣言
自嘲是一種智慧,它能讓一個人在主動放大自身不足時,使對方認為大可不必如此小題大做。自嘲並非委曲求全,而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掌握了這個策略,就會在人際交往中占據上風。
保守批評,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通常人們總認為批評是不好聽的。其實忠言何須逆耳?挨批評會讓人很丟麵子,其實隻要拿捏得當,被批評的人也會歡天喜地。在不小心得罪了人時,一定要及時道歉,誠摯的歉意不但可以彌補破裂的關係,還可以促進彼此心理上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