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說:“你認為的幸福生活開始的時候,就是你的企業要走下坡路的時候……企業是守不住的,隻有不斷地通過船業創新,裂變式發展,才能在競爭中活下去。”“守”是我曾經的思想,我認為隻要一朝崛起,形成壟斷,那麼接下來就可以高枕無憂,過上舒心日子了;甚至這也是很多人的思想。如果作為公司企業,這種思想無疑是危險的,因為當下處於領先地位並不能決定下一次浪潮的時候你會不會被淘汰,正如百度的危機意識:“百度離破產隻有三十天”,我們後麵又太多競爭者,他們等著我們安逸然後趁機將我們打垮;對於個人,“守”不是停滯不前,而是不斷退步,曆史上很多一夜成名的作家、音樂家在成名之後幾乎無所出,這就是“守”的悲哀。
還記得我們公司食堂的典型例子。有一個窗口堪稱我們食堂的“倒黴窗口”,凡事進駐的廚師不出一個星期就得走人,說來也奇怪,換了那麼多家,那個窗口的飯菜一如其口碑一樣難吃得名副其實。終於後來,來了一家主營菜加膜的廚師,當時我們被震驚了,這家的菜種類十分多而且好吃,有數十種,於是很快,這裏成了我們光顧的常地。但慢慢地,當我們吃完了這裏的所有種類的菜之後,便覺得似乎並沒有那麼好吃了;而且廚師本身竟然幹起了偷工減料的行當,一時間又冷淡了下去,最後再也沒能繁榮起來,時間一長,又留下一個空蕩蕩的窗口。相比鄰窗的廚師,他是一個很穩重的人,這裏的招牌是“火腿卷餅”,很多人連續吃了一年都沒有感到膩,除此之外,廚師每隔兩三周還會做出一些新的產品,有時候因為太好吃幾乎搶不到。這一家在我就讀的三年中一直生意興盛。兩個窗口的故事顯然告訴我們“守”隻能退後,更好的戰略是我們“守住”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去開發新的產品,而不是就吃定某個產品。柯達不也是這樣嗎?在數碼相機盛行的時候,他仍企圖用自己壟斷的、但已經過時的膠卷行業來抗爭時代浪潮,悲劇就是這樣釀成的。
對於某些人來說,成功是可怕的。因為長久的失敗讓他頭腦清醒,知道如何去戰勝一個個挫折,但是成功被把他完全蒙蔽了,讓他開始“守”,直至才華枯竭,江郎才盡。成功不在於一時,偉大不在於一瞬,不停才是真諦。我想,在當世,活到老,學到老更應該被提倡。我想之前的我是幼稚的,一招吃遍天下事不存在的,殺手鐧隻能用一次,碾壓也隻有一時,更多的是勢均力敵地持久戰,而最終的成功在於永不言棄、永不言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