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夫君後,兩眼欲望穿。三餐不知甚滋味,四時不知換衣衫。原想花園把心散,可花園五顏六色心生厭!原想與姐妹們把心談,可眾人七嘴八舌問長短,久(九)問無有完,實(十)在令人煩!無奈下隻有房中把你念,思念一千遍,思念一千遍,思念一萬遍。
讀完信後,紀曉嵐百感交集,也當即以俚語的形式給妻子回了一封信:
看了妻信好心酸,夫亦有萬語千言藏心間。邊塞生活多寂苦,百無聊賴一天天。打好光陰空度過,實(十)在不心甘!我隻有借酒(九)澆愁淚洗麵,巴(八)達巴(八)達抽旱煙。看來歸期甚遙遠。也隻能自娛自樂混時間。彈彈六合琴?唱唱《憶江南》?可惜我五指雖長不會彈,五音亦不全!要不就與同伴喝四碗,睡它三兩天,一醉方休倒舒坦!
洞房對詩
《後漢書》的作者範曄在洞房花燭之夜,趁著酒意掀開新娘子的紅蓋頭,發現妻子是傾城傾國貌,情不自禁地、結結巴巴地喚出:“娘子……”
新娘子本是大家閨秀,溫順賢良,聽到喊聲,不由得慢慢抬起頭來看一下自己的夫君,誰知新娘子剛抬頭,就“啊”的一聲暈了過去。原來,範曄此人長得麵貌醜陋,由於當初媒人花言巧語使得父母答應了這門親事,如今發現丈夫是這種醜樣,怎麼會不氣恨呢?
等到新娘子醒過來後,發現自己身上蓋著紅綾,範曄正和衣半躺在她腳頭的床邊,呼嚕打得震天響,並未對她有什麼無禮的舉動。她起身走到桌前,邊擦淚,邊提筆寫了幾句詩:
天生麗質黃花鮮,久盼俊鳥伴花眠;哪知洞房花燭夜,白鶴落到烏鴉邊。
範曄醒來,看了新娘子寫的詩,便知新娘子是對自己長相感到遺憾。沉思片刻,範曄也提筆賦詩一首:
無瑕白玉本來難,翩翩白鶴愛泥田;紅花尚須綠葉扶,郎才女貌古人言。
寫完詩後,範曄走到屋外,對著清冷的明月出神。過了很久,範曄再次回到屋裏,發現詩箋上又多了兩句詩:
奴是素紙白鮮鮮,染上汙斑惹人憐!
範曄看後,也沒說什麼,而是又接著寫了兩句:
白素紙上黑墨點,鵬程萬裏衝九天。
新娘看後,領會了其中真意,便不覺由憂轉為喜了。
父女唱和
蘇洵一日見庭中的繡球花盛開,於是取紙筆題詩,才寫得四句有客人到訪,於是擱筆迎客。隻有十歲的蘇小妹閑步到父親書房之內,看見桌上有詩四句:
天巧玲瓏玉一邱,
迎眸爛漫總清幽。
白雲疑向枝間出,
明月應從此處留。
認得是父親筆跡,於是提筆續道:
瓣瓣折開蝴蝶翅,
團團圍就水晶球。
假饒借得香風送,
何羨梅花在隴頭。
蘇洵送客出門,複轉書房,方欲續完前韻,結果看到續詩,詞意俱美。後知是小妹所做,於是愈加珍愛其女,讓她讀書習文。
兄妹互嘲
蘇東坡與妹妹蘇小妹常以詩文互嘲取樂。蘇小妹是前額突出。蘇東坡寫詩嘲笑:
未出門前三五步,
額頭已至畫堂前。
蘇小妹以蘇東坡臉長就回敬:
去年一滴相思淚,
至今還未流到腮。
蘇小妹是眼窩深,於是蘇東坡寫詩道: